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开大学文学院732新闻传播学基础之中国新闻史新修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南开大学文学院732新闻传播学基础之中国新闻史新修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2 2018年南开大学文学院732新闻传播学基础之中国新闻史新修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19 2018年南开大学文学院732新闻传播学基础之中国新闻史新修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 38 2018年南开大学文学院732新闻传播学基础之中国新闻史新修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 58 2018年南开大学文学院732新闻传播学基础之中国新闻史新修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 77

一、概念题

1. 通政司

【答案】通政司的全称为通政使司,是一个沟通内廷与外廷、皇帝与臣民的中央行政机构。它的主要工作是处理臣民章奏。只有为数不多的在京官员向皇帝报告公事的题本直接交司礼监文书房会极门收本处呈递,其他章奏都由通政司递进。由于数量太多,皇帝不能一一亲阅,所以从明成祖永乐年间开始采用通政司在公厅拆封,书写副本,选择一部分上奏的办法。

2. 拟态环境

【答案】拟态环境,是指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是说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概念,由美国学者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

3. 《解放报》

【答案】《解放报》是抗战胜利后中共在华北地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1946年2月22日在北平创刊,初为三日刊,自第27期起改为双日刊,“以致力于和平民主建设为宗旨”。该报遭到国民党当局的压迫,报童被殴打,报纸被抢劫,报社工作人员被捕,此类情况经常发生。1946年5月29日,全面内战爆发前夕,国民党当局查封了《解放报》。

4. 《天变邸钞》

【答案】《天变邸钞》是被一些明人的文集当做附录保存下来的一篇有关一次特大灾异事件的报道。这一报道,从当时出版的民间报房发行的“邸钞”(即“邸报”)上转录下来。“天变”是指明熹宗天启六年发生的一次因地震引起火药库爆炸,波及周围近百里地区的特大灾异事件。“天变”这一提法,始见于明熹宗就此事件发的一则“上谕”,后来被广泛沿用,并把报道这一事件的“邸报”称为《天变邸钞》。因年代久远,《天变邸钞》的原件己经无存,抄件因作为附录收入明人文集,才间接地被保存下来。《天变邸钞》关于这次灾异事件的报道涉及方面很广,是抄报人采访了现场和众多受害者后自己编写的,从这一点看,它出于民间报房的可能性较大,它属于临时发刊、大量复印出售、广为传播的那一类民间报房出版的报纸。

5. 南力一网

【答案】南方网于2001年12月13日开通,是依托南方日报报业集团,联合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广东省新闻出版集团公司等省内新闻、出版、文化、社科单位共同建设的新闻网站,是广东省的新闻门户网站。南方网经过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华南第一、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大型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

6. 《中国农民》

【答案】国民党中央农民部指导农民运动的刊物,1926年在广州创刊,毛泽东主编。它主要刊载有关农民运动的理论文章、各地农民运动的报道。

7. 《述报》

【答案】((述报》是第一份在广州出版的国人自办报纸。创刊于1884年4月18日,由广州海墨楼石印书局印刷发行,每日出版吐页(版),内容有中外新闻和评论、西方书报译稿、商业行情、轮船班期和广告等。中法战争爆发时期,《述报》大量报道有关战争的消息、评论等,还积极支持省港两地人民的抗法战争。此外,《述报》在业务上十分重视图像新闻的报道,自创刊之日起,每期都刊登一幅或多幅新闻纪实图画,与文字新闻穿插编排,力求做到图文并茂。《述报》出版一年左右后停刊。

8. “双百”方针

【答案】“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1956年4月党中央在讨论十大关系的过程中,确定的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事业的重要指导方针,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宣布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党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指导方针。“双百”方针的提出,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总结了我们党领导科学文化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也借鉴了外国党领导科学文化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这是一个符合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方针。

9. “九台式”

【答案】1952年4月1日,全国第一座利用电话线路播出的九台县广播站建成,为当时经济贫困的农村地区发展有线广播提供了一个可资效法的模板。同年12月,中央广播事业局主持召开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充分肯定了九台县广播站的建站经验,并把这一利用电话线路建立广播站的方式称为“九台式”。会议结束后,“九台式”广播站在全国得到推广,提高了当时我国农村有线广播站的普及率。

10.《中国日报》

【答案】《中国日报》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1900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从经费筹集、设备采购到人员选定,都是孙中山亲自操办,陈少白任主编。《中国日报》创刊后,其主要宣传内容:一是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

宣传反清革命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二是与保皇派报刊进行论战。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在港重要的舆论阵地,而且是革命派活动的重要场所,它对革命派的舆论宣传做出了很大贡献。1913年被袁世凯查封。

11.《新闻报》

【答案】《新闻报》创刊于1893年2月17日,初创时日出对开1张。该报初为中外合资性质,后来全部股权归英商丹福士所有。著名报人蔡尔康任主笔,撰写该报论说达半年之久,后因意见不合而离去。1899年美国人福开森买下《新闻报》,聘汪汉溪任总理,金煦生为总编。《新闻报》一创刊,就同《申报》展开竞争。该报采取低价推销办法,报费每日售价铜钱7文,较《申报》便宜1文。在广告业务上,《新闻报》出版之初,上海各剧场海报都只登于《申报》一家,《新闻报》派人前往,主动兜揽,遭到拒绝,于是,故意乱排海报,以假乱真,造成混乱,迫使各剧场主动送刊广告。1893年12月,《新闻报》开始出版画报单页,随报附送石印画报以争取读者,开我国日报定期附送画页的先例,每月还加送总目1张,以便读者装订。在此基础上,《新闻报》于1894年4月创刊《新闻报馆画报》。1894年,《新闻报》刚刚出版一年,发行数字就已由初创时的300份增加到3000份,仅次于《申报》位居第二。

12.媒介融合

【答案】媒介融合是指随着传播技术(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这些技术在报业、广电、通信领域的全方位渗透与应用,使得媒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同时,新媒体层出不穷,媒介终端可实现的功能逐步强大。

13.《救国报》

【答案】《救国报》是中国共产党为开展在海外的抗日救亡宣传工作而创办的一份报刊,1935年5月创刊,报头署社址为法国巴黎,实际编辑部设在莫斯科。廖焕星、李立三、陈潭秋先后任主编。该报以宣传反法西斯和建立中国抗日统一战线为宗旨,初为半月刊,后改为周刊。1935年10月1日,该报在其出版的第10期上,首次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的《八一宣言》。在国民党政府的要求下,法国政府停邮该报。经过交涉,12月9日,《救国报》改名为《救国时报》,在巴黎重新创刊,仍为中共在海外办的机关报。该报曾大力报道“一二·九”学生运动和“‘·二八”淞沪抗战,还介绍过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红军长征情况。发行至43个国家与地区,发行量达两万多份。1938年迁往纽约,与中共主办的《先锋》周报合并。

14.《中国时报》

【答案】《中国时报》是台湾发行量最大的两家民营报纸之一,其前身是《征信新闻》,后更名为《征信新闻报》,1968年9月1口改名为《中国时报》,并成立了报业集团,由余纪忠独立经营。该报团以派驻海外记者的第一手采访报道为国际新闻的主要来源,世界各大城市均设办事处,同时订用世界各大通讯社的电讯稿,销量居台湾报纸首位。1987年9月12日,《中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