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大学联合培养(军事医学科学院)825普通生物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光合作用。
【答案】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
从广义上讲,光合作用是光养生物利用光能把
2. 单纯扩散。
3. 现代综合论。
【答案】现代综合论是综合了生物学各学科,特别是种群遗传学的成就,基于渐进化、自然选择和种群思想,符合已知的遗传学机制,且考虑到环境因素作用的进化理论。现代综合论又称为现代达尔文主义。
4. 系统的能量流。
【答案】能量只是一次穿过生态系统,不能再次被生产者利用而进行循环。这一通过生态系统的能量单向流动的现象称为能量流。
5. 出生率。
【答案】出生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一般用100个)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6. 古细菌域。
【答案】古细菌域是指根据16S rRNA 序列分析,生物进化中与真核生物亲缘关系更密切的一类原核生物。栖息于极端的环境条件下,古生菌可再分为4亚群:泉古生菌,广古生菌,初古生菌,纳古生菌。
7. 性染色体。
【答案】性染色体是决定性别的染色体。
8. 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
【答案】平周分裂即切向分裂,是细胞分裂产生的新壁与器官表面最近处切线相平行,子细胞的新壁为切向壁。平周分裂使器官加厚。
垂周分裂是指细胞分裂时,新形成的壁垂直于器官的表面。狭义的垂周分裂一般指径向分裂,
第 2 页,共 38 页 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答案】单纯扩散是指不需要膜中蛋白质等分子的协助,也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的扩散。
新壁为径向壁。分裂的结果使器官増粗。广义的垂周分裂还包括横向分裂。横向分裂产生的新壁为横向壁,分裂的结果使器官伸长。
二、填空题
9. 病人缺乏淋巴细胞,叫做_____症,是一种先天、遗传性疾病。艾滋病,即_____综合症,英文缩写为_____,其病原体的英文缩写为_____。致病的主要原因是这种病毒攻击助T 细胞、巨噬细胞和B 细胞。传播途径为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免疫缺乏;获得性免疫缺乏;AIDS ; HIV ; 血液;性生活;母婴传染
10.细胞分化是同一来源的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在_____和_____上产生稳定性的差异过程。
【答案】结构;功能
11.花萼是由不同数目的_____组成的,花冠是由不同数目的_____组成的。
【答案】萼片;花瓣
12.从接受刺激到发生反应的全部神经传导途径,称为_____。
【答案】反射弧
13.植物茎运输有机物质的管道是__________。
【答案】筛管
14.人视网膜的黄斑全由_____细胞组成;猫头鹰视网膜全由_____细胞组成。
【答案】视锥;视杆
15.鸟类肺的最小功能单位为_____,而不是肺泡。
【答案】微气管
【解析】鸟类的呼吸系统包括鼻孔、内鼻孔、咽、喉、气管、2个支气管、肺、气囊。鸟类的肺相对体积较小,是一种海绵状缺乏弹性的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是由多极分支形成的复杂网状管道系统构成。其中最细的分支是三级支气管或平行支气管,其呈平行排列。在三级支气管周围有放射状排列的微气管,丰富的毛细血管分布在微气管周围。微气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鸟类肺的功能单位。微气管相当于其他陆栖脊椎动物(特别是哺乳类)的肺泡,但在结构上又有本质的区别,即肺泡是微细支气管末端膨大的盲囊,而鸟类的微气管却与背侧及腹侧的较大支气管相连通,因而不具盲端。鸟类的微气管直径仅有其肺的气体交换总面积比人约大10倍。鸟类还有4对半气囊,辅助呼吸,气囊主要由单层鳞状上皮细胞构成,有少量结缔组织和血管。气囊是暂时性储藏气体的场所,无气体交换的功能。鸟类呼吸系统为双重呼吸,吸气和呼气时新鲜空气都单向通过肺,进行气体交换。
第 3 页,共 38 页
16._____和_____是人属的重要特征,_____是现在找到的最早的人属成员。
【答案】脑的扩大;石器的制造;能人
17.吗啡、海洛因等药物的副作用是可_____内啡肽的产生,这是一种_____反馈,从而产生药物依赖性。
【答案】抑制;负
18.有性生殖的方式之一,雌性生殖细胞未经受精而发育,称为_____。
【答案】孤雌生殖
三、简答题
19.举例说明细胞无氧呼吸的代谢过程,并阐述其生物学意义。
【答案】(1)酵母在无氧条件利用NADH 使丙酮酸还原为乙醇,即酒精发酵。在这一过程
中生成才能使糖酵解继续进行下去。高等动物在剧烈运动时,氧供应不足,葡萄糖酵解产
乳酸进入肝细胞,
供生的丙酮酸不能氧化脱羧,因而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这时丙酮酸就进入乳酸发酵途径。肌肉细胞产生乳酸,使血液中乳酸浓度升高,刺激呼吸,
使呼吸加快以供应更多在肝细胞中氧化成丙酮酸可进入三羧酸循环,这一过程产生的
应就保证了糖酵解的进行,无氧呼吸作为一种应急措施是必要的。
(2)其生理意义:迅速提供能量,给某些器官提供正常代谢所需的能量。
20.什么是细胞呼吸?细胞呼吸可分为哪几个部分?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生物物质分解代谢的共同终末途径?
【答案】(1)细胞呼吸的定义:是指细胞在有氧条件下氧化分解糖类等有机物,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反应先在细胞质基质,后在线粒体进行。葡萄糖(或糖原)在正常有氧的条件下,氧化后产生
化。
(2)整个过程分为3个阶段:
①糖酵解
一分子葡萄糖在细胞质中反应生成两分子丙酮酸,并伴随2分子ATP 和2分子NADH 的产生。
②柠檬酸循环
柠檬酸循环又称krebs 循环或三羧酸循环,简称TCA 循环。指糖酵解的终产物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基质在丙酮酸脱氢酶作用下生成乙酰乙酰进入三羧酸循环,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酸一一梓檬酸开始,经过一系列脱氢和脱羧反应后又以草酰乙酸的再生成结束。由于循环中首先生成含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故被称为三羧酸循环或柠檬酸循环,1分子葡萄糖分子在柠檬酸循
第 4 页,共 38 页 可用来保证糖酵解过程中3-憐酸甘油醛的氧化和磷酸化。这是有氧呼吸的动物进行乳酸发酵的一个重要作用:保证和水,这个总过程称为糖的有氧氧化,又称细胞氧化或生物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