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安徽大学健康科学研究院825普通生物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呼吸。

【答案】呼吸是指高等动物的气体交换过程。可分为内呼吸和外呼吸两部分。

2. 真果。

【答案】真果是仅由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如桃、棉的果实。

3. 多基因遗传病。

【答案】多基因遗传病是由许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疾病,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呈现的性状差变异。

4. 复制性细胞衰老。

【答案】复制性细胞衰老是指细胞经过有限次分裂后,进入不可逆转的增殖抑制状态,其结构和功能发生衰老性改变的过程。

5. 主溢痕。

【答案】主缢痕是指在两条染色单体相连处,染色体上出现的一个向内凹陷的缩细的部位,着丝粒位于其上。

6. 应激性。

【答案】应激性是指生物感受外界刺激并做出有利于保持其体内稳态,维持生命活动的应答反应。应激性是生物的普遍特性。

7. 原叶体。

【答案】原叶体是指蕨类植物的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成的配子体。

8. 人为因素。

【答案】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工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等。

二、填空题

9. 学习无疑与_____有关,但后者_____一个特殊的区域专门负责学习。

【答案】大脑皮质;无

10.根据细胞内部变化可将有丝分裂的M 期分为6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前期;前中期;中期;后期;末期;胞质分裂期

11.核仁是细胞核中圆形或椭圆形的颗粒状结构,没有外膜,富含

【答案】

器,编码蛋白质 的DNA 称为一般成簇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上,这些含. 的区域称 分子、_____和_____分子。【解析】核仁是细胞核中圆形或椭圆形的颗粒状结构,没有外膜。核仁是产生核糖体的细胞为核仁组织区。核仁位于染色体的核仁组织区的周围。核仁富含蛋白质和RNA 分子。如果将核仁中的rRNA 和蛋白质溶解,即可显示出核仁组织区的DNA 分子,这一部分的DNA 正是转录rRNA 的基因,即所在之处。

12.

双名法是瑞典植物学家

有一个学名。

【答案】拉丁文;名词;形容词

【解析】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制定了双命名法,用两个拉丁名作为物种的学名,第一个是属名,属名是指名词,第二个是种名,种名是限制属名的形容词,属名相同亲缘关系相近。

13.鼻腔的原始功能是_____,次生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嗅觉;呼吸通道,加温空气,湿润空气,过滤空气

14.鸟类肺的最小功能单位为_____,而不是肺泡。

【答案】微气管

【解析】鸟类的呼吸系统包括鼻孔、内鼻孔、咽、喉、气管、2个支气管、肺、气囊。鸟类的肺相对体积较小,是一种海绵状缺乏弹性的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是由多极分支形成的复杂网状管道系统构成。其中最细的分支是三级支气管或平行支气管,其呈平行排列。在三级支气管周围有放射状排列的微气管,丰富的毛细血管分布在微气管周围。微气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鸟类肺的功能单位。微气管相当于其他陆栖脊椎动物(特别是哺乳类)的肺泡,但在结构上又有本质的区别,即肺泡是微细支气管末端膨大的盲囊,而鸟类的微气管却与背侧及腹侧的较大支气管相连通,因而不具盲端。鸟类的微气管直径仅有其肺的气体交换总面积比人约大10倍。鸟类还有4对半气囊,辅助呼吸,气囊主要由单层鳞状上皮细胞构成,有少量结缔组织和血管。气囊是暂时性储藏气体的场所,无气体交换的功能。鸟类呼吸系统为双重呼吸,吸气和呼气时新鲜空气都单向通过肺,进行气体交换。

创立的为物种命名的方法,使用的文字一般是_____,第一个词为_____,第二个词为_____,都用斜体;在二者之后也可以用正体标出定名人。每一个物种只

15.哺乳动物的精子经生殖道分泌物激活称为精子的_____,这是精子成熟的最后阶段。精子头部上的_____与卵识别后释放出水解透明带,打开通道。

【答案】获能;顶体;顶体酶

16.无抗原性的物质,与载体蛋白结合后就有了抗原性,这类物质称之为_____。

【答案】半抗原

17.抗原是指进入人或动物体内能和_____结合或和_____结合,引起人或动物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

【答案】抗体;淋巴细胞的表面受体

【解析】抗原是指进入人或动物体内,能和抗体结合或和淋巴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引起人或动物的免疫反应的外来物质。抗原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抗原大多是蛋白质、多糖类大分子和黏多糖等。抗原与抗体或与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部位是抗原决定子。抗原分为完全抗原和不完全抗原。完全抗原简称抗原,是一类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如大多数蛋白质、细菌、病毒、细菌外毒素等。不完全抗原,即半抗原是只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因此又称为不完全抗原。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结合后有了抗原性。

18.精卵接触时引起的变化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精卵识别;顶体反应;皮层反应;雌雄原核结合

【解析】哺乳动物的受精在输卵管内进行,受精是指卵子和精子融合为一个合子的过程。包括精子获能、精卵识别、顶体反应、皮层反应和雌雄原核结合几个过程。

(1)精子获能:刚射出的精子不能立即使卵受精,必须在雌性生殖道(子宫和输卵管)内停留一段时间,才能获得受精能力,这个过程称为获能,获能后的精子才能使卵子受精。

(2)精卵识别:获能的精子游向卵子,顶体泡中的蛋白质分子与卵黄膜上受体结合。

(3)顶体反应:精子的头部有一个单倍体的核,在核的前端有顶体,当精子接触到卵子时,其顶体破裂,释放顶体酶,溶解卵外的放射冠,露出透明带,然后精子穿过透明带,进入卵内。

(4)皮层反应:精子一旦与卵子接触,卵子本身也发生一系列的激活变化,表现为皮层反应、卵质膜反应和透明带反应,从而起到阻断多精受精和激发卵进一步发育的作用。

(5)雌雄原核结合:精子入卵后,头部膨大形成雄原核;卵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排出第二极体,并形成雌原核。此后,雌、雄原核移向卵的中央,相互靠近,核膜消失,染色体混合,完成了受精过程。

三、简答题

19.将人与鼠细胞融合,混合体系在不同时间内取出,用固定剂杀死,然后将鼠细胞表面荧光抗体加入,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哪些现象?

【答案】将鼠细胞表面荧光抗体加入人与鼠的融合细胞,抗体和小鼠细胞的表面抗原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