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344风景园林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牌坊

【答案】“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牌坊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

2. 行宫御苑

【答案】“行宫御苑”建置在都城近郊风景优美的地方,供皇帝偶尔游憩或短期驻足之用。古代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

3. 曲水流筋

【答案】“曲水流筋”是上巳节中派生出来的一种习俗。那时,人们在举行拔楔仪式后,大家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彼此相乐,故称为“曲水流筋”。

4. 榭

【答案】榭又称为水阁,建于池畔,形式随环境而不同。它的平台挑出水面,实际上是观览园林水景的建筑。建筑的临水面开敞,也设有栏杆。建筑的基部一半在水中,一半在池岸,跨水部分多做成石梁柱结构,较大的水榭还有茶座和水上舞台等。

5. 风水文化

【答案】风水文化是一种传承有序的汉族民俗现象,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淀下来的、对居件环境进行地理选址布局的一种实用国术,是汉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已成为全球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6. 皇家园林

【答案】“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苑、宫苑、苑囿、御苑等。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的皇家园林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二、填空题

7. 中国古典皇家园林按其不同的使用情况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大内御园:行宫御园:离宫御园

【解析】皇家园林因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大内御园、行宫御园、离宫御园。

①大内御园一般建在京城里面,与皇宫相毗连,相当于私家的宅院:

②离宫御园则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并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处与大内相连的政治中心;

③行宫御园是皇帝外出临时或短期居住的地方。离宫御苑、行宫御苑则大多数建在都城的近郊、远郊风景优美、环境幽静的地方。

8. 按造园的选址和形式分类,中国古典园林主要有_____和_____两大基本类型。后者更是中国园林的典型。

【答案】天然山水园; 人工山水园

【解析】天然山水园一般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人工山水园一般修建在平坦地段上,尤以城镇内居多,在城镇的建筑环境里创造模拟天然野趣的小环境。是中国造园发展到完全自觉创造阶段而出现的审美境界最高的一类园林。

9. 计成在其著作_____一书中提出了园林造园规划的两个原则,一是_____,二是_____。

【答案】《园冶》; 景到随机;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解析】《园冶》是中国占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它全面论述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各种局部处理方面的问题。明末造园家计成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完成。《园冶》篇首提出两个设计原则:(1)景到随机:园林造景要适应址的地貌和地形特点,并尽量发挥‘白的长处、避开短处; (2)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人工创造的山水环境必须给人一种仿佛天造地设的感觉,建筑的配置必须服从山水环境,不可喧宾夺主。

10.魏晋南北朝的私园,按其所处位置可以分_____和_____。

【答案】城市私园:郊外别业

【解析】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园林史上转折的时期,这时私园也正在发展转折阶段。其中有建在城市里面或城近郊的城市型私园一宅园、游憩园,也有建在郊外的郊外别业一庄园、别墅。

11.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_____、_____、_____。

【答案】囿、台、苗圃

【解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起源于商代,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囿”和“台”,时间在公元前11世纪,也就是奴隶社会后期的殷末周初。“囿”和“台”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两个源头,前者关涉栽培、圈养,后者关涉通神、望天。也可以说,栽培、圈养、通神、望天乃是园林雏形的源初功能,游观则尚在其次。除此之外,“园圃”也应该是中国古典园林除“囿”、“台”之外的第三个源头。园(圈),是种植树木(多为果树)的场地,《诗经·郑风·将仲子》:“无逾我园。”毛传:“园,所以树木也。”圃,《说文解字》:“种菜日圃。”

12.《诗经·大雅》有诗“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这段文字描写的是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营建_____(园名)的情况。

【答案】灵台

【解析】这句话主要描写的是文王修建灵台,由于百姓拥护,很快就建成了。

13.明代叠山名师_____主张叠山造园应体现写意园林的特征。

【答案】张南垣

【解析】明代嘉靖以来,江南盛行叠石造园,一时各地名园迭起,山师(昔时对叠石名师之称)身价骤增。在诸多的山师中,名噪江南的要数明末清初祖居西林寺西的张南垣,江南不少名园就出自他手。他所筑的园林,往往有山水画意,园内盆池小山数尺中岩轴变幻,溪流飞瀑,湖滩渺茫,树木葱郁; 而点缀其中的寺宇台榭、石桥亭塔、一槛一栏,皆入诗入画,生动传神,令观者流连忘返。

14.宋代著名的东京四苑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琼林苑; 玉津园; 金明池; 宜春苑

【解析】“东京四苑”是北宋初年建成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位于当时的东京城外。

15.园林构成四大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建筑,其中_____被称为园林的灵魂; _____被园林的骨架; _____被称为园林的毛发。

【答案】筑山; 理水; 植物; 水; 山; 植物

16.清朝时期,合称“粤中四大名园”的岭南园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清晖园; 梁园; 余荫山房; 可园

【解析】“粤中四大园林”指佛山市顺德区的清晖园、佛山市禅城区的梁园、番禺的余荫山房和东莞的可园四座古典园林。

17.唐代观赏植物栽培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园林中出现许多珍稀品种。典型的例子如李德裕曾专门写过一篇_____(文献名),记录了他在洛阳的私家园林_____(园名)中的众多观赏植物。

【答案】《平泉山居草木记》; 平泉庄

【解析】李德裕在洛阳经营私园平泉庄,曾专门写过一篇《平泉山居草木记》,记录园内珍贵的观赏植物七八十种,其中大部分是从外地移栽的。

18._____时期开创了路(驰道)和行道树,为后世园林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汉代上林苑将囿发展为苑,还开创了_____造园手法,形成了苑中有苑,苑中有宫,宫中有观(馆)的风格。

【答案】周定王; 他三山

【解析】在我国,行道树的栽植,很早就是一项制度。《周礼·秋官司冠第五》载:“野庐氏,国道路,至于四散,比国郊及野之道咬路宿息井树”,称“列树以表道”。这就说明,周朝设有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