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822公共管理综合之公共管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决策论

【答案】决策论是根据信息和评价准则,用数量方法寻找或选取最优决策方案的科学,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和决策分析的理论基础。在实际生活与生产中对同一个问题所面临的几种自然情况或状态,又有几种可选方案,就构成一个决策,而决策者为对付这些情况所采取的对策方案就组成决策方案或策略。

2. 寻租

【答案】寻租是指通过一些非生产性的行为对利益的寻求。它是一些既得利益者对既得利益的维护和对既得利益进行的再分配的活动。寻租往往使政府的决策或运作受利益集团或个人的摆布。这些行为有的是非法的,有的合法不合理,它们往往成为腐败、社会不公和社会动乱之源。政府中的决策者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忽视甚至损害多数人利益的一种非常普遍的情况是“寻租活动”。

寻租的特点主要有:①间接造成经济资源配置的扭曲,阻止了更有效的生产方式的实施; ②导致其他层次的寻租活动或“避租”活动; ③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为了对付寻租者的游说与贿赂,需要时间和精力反击; ④寻租活动有合法与非法之分; ⑤企业向政府争取优惠待遇,利用特殊政策维护自身的独家垄断,属于合法的寻租活动; ⑥行贿和走私属于非法的寻租活动。

3. 自愿性工具

【答案】自愿性工具是指在很少或几乎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以自愿为基础完成预定任务、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由于自愿性工具既具有成本效益上的优势,又与主张个人自由的文化相吻合,并且有助于维系家庭与社区的关系,因此,在许多社会中成为首选的政策工具。自愿性工具包括家庭与社区、志愿者组织和市场等。

4. 第二部门

【答案】第只部门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机构,其既小属于政府公共部门,也小属于市场经济部门。那此以服务公众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所得不为任何个人牟取私利的机构,都可划入第三部门。因此,在第三部门中,既可以看到一些在形态和功能上更接近政府机构的组织,也可以看到一些在形态和功能上与私人部门中的企业组织相类似的组织,还可以看到一些具有非正式特征的组织。

第二部门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它既可能提供私人物品(服务),也可能提供公共物品(服务); ②它主要由正式的组织构成,但这些组织可能是公共组织,也可能是私人组织; ③它在提供物品(和服务)时一般并不以营利为主要目标; ④第三部门的活动往往建立在人们自愿地提供各种资源并在

提供物品(或服务)的过程中进行自愿的合作的基础上来解决问题。正因如此,第三部门也称作“志愿部门”。

5. 系统

【答案】系统是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坚持系统观点,要充分认识到系统是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具有从要素的量的组合达到系统整体的质的飞跃的矛盾统一体。系统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6. 非正式评估

【答案】非正式评估是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不作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非正式评估具有方式灵活、简便易行的特点,评估形式多种多样。非正式评估的缺点是由于评价者掌握的信息有限,并且缺乏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因而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有失客观公正。

二、简答题

7. 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的管理有何区别?

【答案】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的管理的区别主要包括以下九个方面:

(1)组织文化方面。全面质量管理主张集体努力、跨部门合作、教导授能、顾客满意和追求品质; 传统的管理主张追求生产力、个人主义、专业分工、独断领导、和利润至上。

(2)沟通方式方面。全面质量管理采用下行沟通、平行沟通、斜向沟通和多向沟通; 传统的管理采用下行沟通。

(3)在意见表达和参与方式上。全面质量管理主张正当程序、品质管理小组和态度调查; 传统的管理主张主管裁定和建议制度。

(4)在工作设计上。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品质、顾客导向、革新、宽广的控制幅度、自主化的工作范围和充分的授能; 传统的管理要求效率、生产力、标准化作业程序、狭窄的控制幅度和详尽的工作说明书。

(5)在训练项目上。全面质量管理主张广泛的技能知识、跨部门业务、诊断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生产力与品质; 传统的管理强调工作相关技能、单部门业务技术性质知识和生产力。

(6)在绩效评估方面。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团体目标由顾客、同事以及主管三者共同考核,强调品质与服务; 传统的管理要求个人目标和由主管考核。

(7)在薪资制度方面。全面质量管理以团队为基础发放酬赏、财务酬劳和非财务性质的表扬; 传统的管理以个人为单位争取功绩、加薪以及福利。

(8)在卫生医疗与工作安全方面。全面质量管理主张预防问题,实施安全计划、保健计划和员工互利计划; 传统的管理注重问题发生后的处理。

(9)在考选升迁与职业生涯发展方面。全面质量管理有同事考选、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团队表现决定升迁、不同部门的水平式生涯途径; 传统的管理主要由主管考选,注重狭窄的工作技能,以个人绩效决定升迁,施行一种单一部门的直线式生涯途径。

8. 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

【答案】(1)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不是现代文化,而是一种现代与传统的混合文化。公民文化理论所要探讨的核心议题是,为什么有的民主体制比其他民主体制更有效,什么样的政治文化更有利于民主政治体制的稳定。

(2)政治文化的类型

阿尔蒙德认为政治文化有二种大的类型:

①蒙昧型政治文化,其特点是,公民既不向政府表示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也不关心政府的政策和法令;

②服从型政治文化,其特点是,公民尊重并执行政府所作的权威性决策,但缺乏参与政治、向政府表达利益要求的意识;

③参与型政治文化,它与现代民主政治相适应,使公民抱有不过分的参与热情,对合法的权威亦有充分的尊重。阿尔蒙德将政治文化的三种类型的混合来解释公民文化。

在这个“混合体”中,三种政治文化并不是相互取代的,而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合。因此,要实际对三种政治文化的界限进行区分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如此,公民文化作为一种民主政体下的文化,其政治文化必然应归于参与型文化,而蒙昧型文化和服从型文化构成了主政治文化下的两个亚政治文化。

9. 你是如何理解公共利益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的?

【答案】(1)一般来讲,公共利益是具有社会分享性的、为人们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的资源和条件。在公共利益的体系中,既存在着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的公共利益,也存在着完全自愿性分享,以及自愿性分享与强制性分享并存等多种形式的公共利益。

而公共管理从本质上讲是国家目的之一的国家作用和活动。国家目的,具体而言是指公共利益,政府具有促进和实现公共利益的义务和责任,这是公共管理区别于私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

(2)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中的核心目标。具体而言,公共利益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①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行动的出发点。当代公共管理的一个核心议题便在于保证政府及其管理者能够代表并回应公共利益,这也是民主政治存在的价值。

②确保公共利益的增进和分配是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在公平正义理念指引下的公共性,就是要有效地增进和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

③公共利益是公共部门存在的合法性基础。社会公共需要决定了现代政府应当是责任政府。政府有责任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社会公共需要决定了政府的责任范围,也决定了政府的职能、活动范围与活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