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北京大学文艺理论、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1991答案年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北京大学199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文艺理论,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

招生专业:中国当代文学 研究方向:当代文学

一、试论文艺的意识形态性。(15分)

二、怎样正确对待西方现代派文艺?(15分)

欧美现代派文学时西方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曲折反映,也是西方文学发展到20世纪这一新的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下的人类生存状况,对人的本质进行深层的拷问,并力图从个体的角度探索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一般而言,它具有明显的个人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倾向,这一方面表现了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危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它对西方传统文化的批判精神。在艺术技巧上,现代派文学做过许多有益的探求和革新,大大拓展了旧有的表现手法,为文学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从下列作家中任选其一,评述其创作的主要成就和艺术特色。(20分)

1.田汉-戏剧:《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古潭的声音》、《回春之曲》、《丽人行》、《关汉卿》等。

剧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以强烈的战斗激情震撼人心,其对黑暗现实的敏锐观察,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表达了广大人民的心声。突出主观意向的投射而不着重客观现实的解剖;通过剧中人物直抒作者胸臆,使人物与自我融为一体。他的剧作状绘时代、勾勒人物,追求精神气质的突现,而不在具体细节上雕琢。其戏剧结构不以严谨取胜,而以气势见长,不论题材大小,人多多寡,皆能形成“广厦高阁”的壮阔情势。

舞台语言具有抒情诗意;浓郁的气氛、情境渲染。他的剧作以丰富的想象力而富有瑰丽奇特的传奇色彩。这些特点统一于田汉剧作中形成沉郁、豪壮、潇飒、奔放的独特风格。

2.沈从文-小说《边城》、《八骏图》、《长河》等;散文:《从文自传》、《湘西》、《湘西散记》等

用小说、散文建造起特异的“湘西世界”——一块无比淳朴的、自由的、满溢了生命力的神奇的土地。

文学语言较为奇特,有真意,去伪饰,具个性,追求纯真的美文效果。他惯有的写法是在自然素朴的叙述中,注入诗的节奏,实现物我浑一的形象的流动。

3.艾青-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向太阳》、《鱼化石》等

独特的意象:土地和太阳

忧郁的诗绪:农民式的忧郁 漂泊的情愫。他的“忧郁”给人一种更加深沉的力量,诗人自己说:应该“把忧郁和悲哀堪称一种力”。渗透着对祖国、人民极其深沉的爱,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忠实和思索。

诗的艺术和形式:强调瞬间印象、感觉的捕捉、主观情感的渗入。诗体:奔放与约束之间的协调。

四、略论《围城》的主题意蕴和艺术特点。(20分)

三层意蕴:

1. 比较浮面的:对抗战时期古老中国城乡世态世相的描写,包括对内地农村原始、落

后、闭塞状况的揭示,对教育界、知识界腐败现象的讽刺。

2. 文化反省层面:试图以对“新式”知识分子(特别是留学生群)的心态刻画,来对

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反省。

3. 哲理思考意蕴:对人生对现代人命运富于哲理的思考。人生处处是围城,莫名的失

望感和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