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全科)题库>中医病种题库

问题:

[单选] 痛经之气滞血瘀证的治法是()

A . 理气化瘀止痛
B . 温经暖宫止痛
C . 益气养血止痛
D . 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E . 益肾养肝止痛

女患,45岁,脐右侧阵发性疼痛8个月,右下肢无力4个月。查体:右下肢肌力3~4级,腱反射(++++),左侧腹股沟以下痛觉减退,触觉存在,右侧Babinski征(+)。病变水平在() 脊髓右半侧T10平面水平。 脊髓左半侧T10平面水平。 脊髓右半侧T12平面水平。 脊髓左半侧T12平面水平。 患者,女,48岁。平时白带量多,终日不断,质稀清冷,腰膝酸冷,小腹发凉,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治疗应首选() 完带汤。 金匮肾气丸。 内补丸。 止带方。 易黄汤。 痛经之寒湿凝滞证的治法是() 理气化瘀止痛。 温经暖宫止痛。 温经活血,调经止痛。 温经除湿,化瘀止痛。 温经化痰,利湿止痛。 患者,女,38岁,已婚。近几年形体渐胖,胸闷呕恶,倦怠乏力,月经停闭半年,平时带下量多色白,舌淡胖苔白腻,脉沉滑。尿妊娠试验阴性。治疗应首选() 血府逐瘀汤。 苍附导痰丸。 参苓白术散。 开郁二陈汤。 香砂六君子汤。 关于下列疾病的主要治疗不正确的是()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泼尼松。 三叉神经痛-卡马西平。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免疫球蛋白。 脊髓硬脊膜外脓肿-强的松。 急性脊髓炎-免疫球蛋白。 痛经之气滞血瘀证的治法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气滞血瘀证为肝失条达,气郁不舒,血行失畅,瘀阻胞宫、冲任,经前、经期气血下注,壅滞更甚,不通则痛。治宜理气行滞,化瘀止痛。方用膈下逐瘀汤或痛经方。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