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650中国通史之中国近代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论述题
1. 试论北洋军阀。
【答案】北洋军阀是指袁世凯建立的封建买办军事政治集团。
(1)北洋军阀的形成原因
北洋军阀的形成有深刻的社会根源: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具体来说: ①从国内看:a. 尽管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但这并未能完成中围革命的反封建任务。落后的封建主义经济仍居绝对优势,封建政治势力和意识形态在中国仍有雄厚的根基和强大的生命力。b. 清廷在连年“内忧外患”的交迫下,把“筹饷练兵”作为救命符,从人力、财力各方面为军阀的兴起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袁世凯就是及时抓住清政府编练新军的时机,发展
c.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建设一支新式军队提供了必要了北洋军阀的势力。
的物质基础。
②从国际形势看,主要是由于列强侵华政策的改变: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一变初衷,开始物色代理人并通过代理人攫取所需权益,袁世凯正是适当的人选,于是列强从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给袁以有力的支持。
③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袁世凯运用封建权术,由军而成阀,由军阀而成集团,通过军阀集团而稳操20世纪初期中国的政局,终而控制了全国。
(2)北洋军阀的性质
北洋军阀是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和帝国主义势力的代表,同时带有近代化的特征。北洋军阀以及所有的近代军阀与古代军阀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它们都近代化了,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资本主义的色彩。古代军阀的封建性更强,而近代军阀的近代化程度更高。北洋军阀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近代中国的主要统治势力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因此,近代军阀不仅是地主阶级以及由此转化而成的买办阶级的代表,又是帝国主义势力的代表。
(3)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特点
①北洋军阀各派系都有一支军队,并视其为私产。他们靠着这支军队起家走上中国政治舞台,继而又靠扩充军队去实现更大的政治野心。“有兵则有权,兵多则权大”成为这一时期最鲜明的政治特色。
②北洋军阀各派系都各自占据着一块地盘。这期间虽然中央政权被袁世凯、皖、直、奉四派军阀轮番控制,但全国实际上始终都由若干个军阀分别占据着。它的存在是这一时期中国分裂的基础。
③北洋军阀各派系都有帝国主义作为靠山。帝国主义为扩大对华侵略,竞相在中国扶植军阀
势力。各派军阀为求得帝国主义的支持,都不惜出卖国家主权和各种权益,充当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代理人”。
④北洋军阀各派系都是封建主义者。军阀们在政治上代表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在文化上大搞封建复古主义,在思想上表现出浓厚的封建地方主义、宗族主义、皇权主义色彩。
⑤北洋军阀的统治方法都极端残暴而且愚昧。各派军阀依靠武力,实行军事独裁统治。他们也曾借用“民意”喊过“民主”,但都是为专制之所用,实际上实行的是专制统治。
2. 评析洋务运动。
【答案】(1)洋务运动的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太平天国运动和西方列强侵略的内忧外患,清朝统治集团不能不调整统治政策,出现了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派主张维护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前提下,面对现实,委曲求全,师夷长技以图自强。洋务派在中央以奕祈为代表,在地方以握有实权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丁日昌为代表。
(2)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①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
②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以“求富”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洋务运动的重点由军事转向经济。主要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这些企业多采用“官督商办”形式,带有一定的封建性,也带有资本主义性质。官督商办中的“商股”,实际上具有民族资本主义性质。
③编练新式军队。陆军方面的淮军和湘军堪称清朝军队新式化的典范,海军方面,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清政府于1385年成立了海军衙门,担任总理海军事务大臣的是奕摄。
④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创办新式学校,培养新式人才。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求富”,(3)洋务运动的目的是“求强”、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派的目标未能实现,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有:
①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②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烧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
③西方列强的阻烧,垄断技术。
④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
(4)洋务运动在客观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①洋务运动揭开了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序幕。
②它强化了国防力量。近代军事工业的发生和发展,对于抵制外国侵略,保卫边疆、边防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③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企业的发生建立了基础。
④洋务运动冲击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客观上奠定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基础。“西学为用”使传统的“夷夏之防”、“义利观”发生了变化,开化了社会风气。
⑤洋务运动促进了开拓性政治派别的出现。与顽固派相比,洋务派是一个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官僚集团,它的某些主张和措施在客观上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3. 论述国民政府为抗战做的准备。
【答案】(1)整顿军备
①成立国防委员会
1937年3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政治委员会决定成立国防委员会。《国防委员会条例》规定:“国防委员会为全国国防最高决定机关,对于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负其责任。”同时也规定“国防委员会为便利决议之执行,得直接秘密指导国民政府之军事及行政各高级机关,并督促其完成”。国防委员会设正、副主席各一人,以中央政治委员会正、副主席兼任之。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的设立,表明了国民党政府从国防决策机构方面开始初步调整。
②拟定作战计划
在前有作战计划的基础上,国民党政府参谋本部最终拟订《1937年度国防作战计划》,并于1937年3月修订完毕。战前备战的战略设计已基本完成。
③整编陆海空军
a.1935年3月,蒋介石在武昌成立军委会委员长行营陆军整理处,综理陆军整理事宜。陈诚被任命为这个处的处长,陈诚被任命为处长,负责全国陆军的整顿和训练。到全国抗战爆发时,国民党政府陆军已整理与未整理部队共计步兵182个师又46个独立旅,骑兵9个师又6个独立旅,加上特种部队,共约170余万人,预定使用于第一线作战者,计步兵80个师又9个独立旅,骑兵9个师,炮兵2个旅又16个团。
b. 到1936年底,国民党政府空军增至31个中队,编成9个大队和5个直属中队,此外尚有4个运输机队。总计全国空军共有各类飞机600余架。全国有飞机场262个,飞机修理厂6个。
c. 海军建设由于耗资较大,并没有太大建树。
(2)加快经济发展
1935年4月,蒋介石发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其实施》的报告,宣布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了《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决定通过“人力”、“地力”、“资力”、“组织力”的配合,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组织机构方面,中央、省、
1936县各级均设国民经济建设委员会,市镇设立各种同业公会,村设立农业协会,各规定其职责。
年中国的国民经济出现了复苏的局面,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最高峰。通过国名经济建设运动,为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积累了一部分宝贵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