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中国油画对中国画元素借鉴的演变,分别把油画由输入、改造、变化和发展的一系列演变过程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彰显了中国油画在被改造和发展中深受中国画元素的影响,以及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变化和发展,在逐步形成中国油画自己的特点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会把中国画元素渗透其中,对中国画元素借鉴的效果也明显不同。
中国油画对中国画元素借鉴的演变,经历了对中国画元素被动借鉴和主动借鉴以及目前中国油画对中国画元素借鉴的三个阶段。在被动借鉴阶段,主要以早期的利玛窦、郎世宁和王致诚等人为代表,他们为了迎合宫廷贵族的审美要求,又为了实现来华传教的目的,对中国画元素在浅层次上进行借鉴,基本上是对中国画的材料、技法和章法等元素的借鉴,画面效果显得僵硬、不协调;在主动借鉴阶段,主要以徐悲鸿、刘海粟、董希文和吴冠中等人为代表,他们开始主动学习西方油画,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绘画的影响,使中国油画具有了本民族特点,逐步形成中国油画的绘画语言和情感表达方式。中国油画对中国画元素借鉴的效果发生明显的变化,使早期油画“不中不西”、“非驴非马”的现象逐渐得到纠正和改善,并有所发展,对中西融合有了初步的探索,能把对油画的特性和技法的认识与中国画元素能较好地融合;目前中国油画的变化和发展更趋向于中国画的写意性,以赵开坤、崔国强、湛北新和白羽平为例,他们借鉴更加自由。
中国油画对中国画元素借鉴的过程,是中国文化精神、民族审美特征和精神情感对异质艺术的转化的过程,并逐步形成了有别于西方油画的中国油画。
关键词:中国油画,中国画元素,中西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