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资产评估教程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我国评估准则分为哪几个层次?

【答案】我国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横向分为业务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两个部分。

(1)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纵向分为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

①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主要对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道德方面的基本要求、专业胜任能力、注册资产评估师与委托方和相关当事方的关系、注册资产评估师与其他注册资产评估师的关系等进行概要规范。

②职业道德具体准则将根据评估实践中存在的与职业道德有关的问题和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如独立性、保密要求等做具体的规范。

(2)资产评估业务准则纵向分为四个层次:

①第一层次为资产评估基本准则。它是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各种资产类型、各种评估目的的资产评估业务的基本规范。

②第二层次为资产评估具体准则。资产评估具体准则分为程序性准则和实体性准则两个部分。程序性准则是规范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评估业务流程的准则,包括评估程序准则、评估报告准则、评估工作底稿准则、业务约定书准则等。实体性准则是规范各种资产类型评估业务的准则。

③第三层次为资产评估指南。它是针对特定目的、评估业务中某些重要事项以及特定资产类别评估业务等的规范。

④第四层次为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资产评估指导意见是针对资产评估业务中的某些具体问题进行规范的指导性文件。

2. 房地产评估一般的步骤有哪些?

【答案】房地产评估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接受委托,明确评估的基本事项。接受委托是进行房地产评估的前提,在接受委托后,除与委托方签订委托协议或合同,约定委托与受托双方的责任、义务、权利等事项外,评估人员必须明确以下基本事项:①明确评估对象;②明确评估目的;③明确评估基准日;④明确评估报告提交的曰期;

(2)制订评估作业计划及评估技术方案. 在明确了评估的基本事项后,应根据评估对象的特

点,着手制订评估作业计划及评估技术方案。制订评估作业计划主要是对评估各项工作的日程进度作出合理的安排,以便控制评估进度,按时完成评估任务;同时要安排评估人员,组织评估项目组。

(3)现场勘察及收集数据资料. 现场勘察就是评估人员亲临委估房地产现场,对评估对象进行实地勘察,以充分了解房地产的实体状况和所处的区域环境。通过现场勘察,应了解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的形状、地质、地貌、面积,地上物和地下物的布设情况,房屋建筑物的建筑面积、结构形式、装修情况、设备状况、目前的使用情况,以及房地产的环境质量情况等,在进行现场勘察的同时,还应收集其他一些数据资料,包括评估对象周围房地产的交易情况、当地房地产市场行情、评估对象当地的政府颁布的法规及定额指标等。

(4)评定估算,给出评估结果并撰写评估报告。根据所选定的方法和在对所收集到的有关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评估人员进行评定估算,得出评估对象房地产的符合评估目的的评估价值。在得出评估结果后,应根据房地产评估的具体情况,或者单独提出完整的评估报告,或者出具一份房地产评估的分报告,作为总报告的一个部分。

3. 土地有哪些自然特性和社会特性?

【答案】(1)土地自然特性是指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其本身所固有的特殊性质。土地的自然特性有:①数量的有限性(不可再生性)。土地是是一种非再生性自然资源,就其整体而言既不会增加,也不可能再生,因而使土地具有独占性和有限性。②位置的不可移动性。特定的土地都有其特定的自然地理位置,不能搬迁或转移。③效用的持久性。只要以一般的注意加以利用,土地会持续地发挥效用,其生产力或利用价值永不会消失,又称不可灭性、恒久性或永续性。④效用的差异性。由于自然的原因,造成了不同位置的土地之间存在着或大或小的自然差异,这种自然差异又造成了不同位置的土地之间在使用价值或效用方面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

(2)土地的人文特性是指土地作为社会资源,作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其与人类活动发生联系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即社会性质。土地的人文特性有:①用途的广泛性。一块土地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用途,而各种不同用途的土地又可选择不同的利用方式。②供给的稀缺性;人类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土地数量的有限性、自然地理位置的不可移动性、效用的差异性等自然特性又限制了土地的供给,使土地特别是城市土地成了一种稀缺性资源,并且稀缺性越来越明显。③社会经济地理位置的可变性。土地的自然地理位置虽然固定不变,但人类的活动会改变一块土地的社会经济地理位置。④可垄断性。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法律关系可以把土地作为社会或个人的财富,或作为谋取财富的手段而加以垄断。

4. 无形资产的成本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无形资产成本具有不同于有形资产成本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不完整性。①现行财务制度规定中一般把科研费用从当期生产经营费用中列支,而不是先对科研成果进行费用资产化处理,再按无形资产摊销的办法从生产经营费用中补偿,使企业账簿上反映的无形资产成本具有不完整性,大量的无形资产存在于账外;②即使进行资产化处理的

无形资产的成本核算一般也不完整。因为对知识资产创立过程中发生的前期费用,如培训、基础开发、相关试验费等往往不计入成本,即并不资产化,而是通过其他途径补偿。

(2)弱对应性。知识资产的创建过程历经基础研宄、运用研宄和工艺生产开发等许多阶段,而无形资产成果的出现带有较大的随机性、偶然性和关联性;所以无形资产的成本费用与相应的某项无形资产难以一一对应,形成了无形资产成本与相应的无形资产成果的弱对应性。

(3)虚拟性,由于无形资产的成本往往是相对的,特别是一些无形资产的内涵已远远超出它的外在形式的含义,这种无形资产的成本只具有象征意义。其内在价值已远远超过成本中包括的设计费、注册费、广告费等所体现的价值。因此,无形资产的成本费用具有虚拟性的特点。

5. 简要说明作为会计要素的资产和作为资产评估对象的资产之间联系与区别。

【答案】(1)两者产生的前提条件不同,会计学中的资产严格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同时是以企业会计主体不变和持续经营为前提假设的。而作为评估对象的资产是用于发生产权变动、会计主体变动或者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断、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资产计价无法反映企业资产价值时的估价行为。

(2)二者的目的不同。会计要素的资产是就资产论资产,使货币量能够客观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量。作为评估对象的资产是就资产论权益,资产评估价值反映资产的效用,并以此作为去得收入和确定它在新的组织、实体中的权益的依据。

(3)操作执行者不同。资产计价是由本企业的财会人员来完成的,只要涉及与资产有关的经济业务均需要计价,是一项经常的、大量的工作。而资产评估则是由独立于企业以外的具有资产评估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完成的。

6. 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

【答案】复原重置成本是指采用与被估资产相同的材料、建筑或制造标准、设计、规格和技术等,以现行价格购建与被评估资产相同的全新资产所发生的费用。

更新重置成本是指采用新型材料,并根据现代建筑或制造标准、新型设计、规格和技术等,以现行价格购建与被评估资产具有相同功能的全新资产所发生的成本。

更新重置成本与复原重置成本的相同点在于均采用资产的现行价格,不同点在于采用的材料、标准、设计等方面存在差异。应该注意的是,即便是更新重置成本也没有完全改变被评估资产的原有功能。

在计算重置成本时,如果同时拥有计算更新重置成本和复原重置成本的资料,应选择计算更新重置成本。其理由有二:一是更新重置成本比复原重置成本便宜,因为新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采用新技术生产的相同功能的资产所需的必要劳动时间减少。根据资产评估的替代原则,应选择更新重置成本。二是采用新型设计、材料、工艺制造的资产无论从使用性能,还是从成本耗费方面都会优于旧资产。由此可见,更新重置成本与复原重置成本的差异体现在两个方面:超额投资成本与超额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