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725中国史综合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答案】“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共和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方针之一。基本含义是:①鉴于帝国主义长期以来一直敌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现在又企图继续保留在中国的特权,所以不能给予其合法地位;②为了防止帝国主义的破坏和捣乱,应该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势力和影响后再与其建交;③为了防止帝国主义颠覆和破坏,应禁止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新闻机构及文化教育机构的非法活动。具体措施有:①收回外国兵营;②整顿海关及税收;③限制外轮驶入中国内河;④处理外国在华企业及房地产;⑤停止与中国无外交关系的外国新闻机构的活动;⑥整顿教会及外国人兴办和津贴的各种文化、教育、卫生和救济活动。

2. 一国两制

【答案】“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按照“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解决,不仅使中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而且也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3. 中东路事件

【答案】中东路事件是指1929年7月中苏之间因中东铁路归属权问题而爆发的武装冲突。起因是东北当局将中东铁路电报电话收回,将苏联职员遣送回国。苏军与东北军发生武装冲突后,国民政府对苏宣战。苏军胜,12月,张学良派代表与苏签订《伯力协定》。“中东路事件”以中方接受苏方提出的恢复中东铁路中苏共管的原状、双方释放被俘人员而宣告结束。中东路事件期间,苏占据我国领土黑瞎子岛,这是日后中俄在领土争端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4. 四行二局

【答案】四行二局是国民政府直接控制的六大金融机构,是国家资本金融体系的核心,是控制和支配全国货币金融的总枢纽。“四行”是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二局”是中央信托局和邮政储金汇业局。国民政府建立和掌握了“四行二局”以后,又运用各种办法,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其他商业银行和钱庄。

5. 冀察政务委员会

【答案】冀察政务委员会是南京国民政府为满足日本“华北特殊化”的要求于1935年底设立的临时地方行政机关。由宋哲元任委员长,负责处理河北省、察哈尔省、北平市、天津市一切政务,有很大程度的自治权。它名义上隶属于国民政府,但实际上是一个半独立性质的机构,日本帝国主义和亲日汉奸势力对它有很大影响和控制力。

6.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答案】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西柏坡村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以及列席会议64人。会议着重听取和讨论了毛泽东所作的报告,特别是报告中提出的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要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 分析了全国胜利后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指明了由新民主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对党的政策,毛泽东结合中国国情,在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属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以及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全会特别提醒全党要戒骄戒躁,警惕资产阶级思想腐蚀及糖衣炮弹,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会议还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禁止对党的领导人的个人崇拜。七届二中全会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召开的惟一的一次中央全会,会议做出的各项政策规定,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关键时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7. 中国远征军

【答案】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中中国为支援英军在缅甸抗击日本,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而建立的出国作战部队。缅旬是东南亚半岛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滇缅公路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通线。为保卫缅甸,中英两国于1941年结成军事同盟。1942年日本展开进攻后,英缅军一路溃败,急忙请中国军队入缅参战。中国成立远征军,开赴缅甸战场。5月上旬,中国远征军因战局失利而开始撤退,撤退途中伤亡甚重,到8月初先后撤到印度和滇西时仅剩4万人。从1942年3月开始与日军作战,至8月初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时半年,中国远征军转战1500余公里,屡锉敌锋,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多次给英缅军有力的支援,取得了东吁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等胜利。后来,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的反攻胜利,重新打通了国际交通线; 把日军赶出了中国西南大门,揭开了正面战场对日反攻的序幕; 为盟军收复全缅甸创造了有利条件。

8. 宋教仁案

【答案】宋教仁案是1913年袁世凯谋杀宋教仁的政治案件。在1913年初的国会选举上,国民党获胜,将以多数党的地位组织责任内阁,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准备出任内阁总理。1913年春,宋教仁南下竟选,袁世凯密令国务总理赵秉钧策划谋杀宋教仁。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遭刺客枪杀。宋教仁案使革命派与袁世凯决裂,引发了二次革命。

9. 直皖战争

【答案】直皖战争是1920年直系、皖系军阀为争夺北京中央政权而进行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皖系段祺瑞任国务总理,以参战为名,向日本大举借款,用以购置军火、编练军队,企图以武力“统一”中国。导致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和奉系军阀张作霖联合倒段。1920年7月10日,段祺瑞下达总攻击令,发动对直系军阀的战争。12日,张作霖派兵入关反段。14日~18日,直奉联军与皖军激战于京畿一带。皖系失败,段祺瑞下台,直奉两系共同控制了北京政府。

10.五五宪章

【答案】五五宪章是1932年12月国民党为回应民间的宪政要求,于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由立

1933年1月,1936法院起草的宪法草案。立法院正式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草案前后七易其稿,

年5月5日公布了中华民国宪法草案,称“五五宪草”。宪草计8章147条,其主要特点是:规定了行使政权之国民大会,总统集权的五院制中央政府,对人民之自由权利采取法律限制主义。

11.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答案】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宋庆龄、蔡元培、杨杳佛等在上海发起组织的政治组织。1932年12月29日成立,总会设在上海,在北平、上海等地设分会,最高执行机构是临时全国执行委员会,宋庆龄、蔡元培分任主席和副主席,杨杳佛为总干事,鲁迅为上海分会执行委员。同盟的任务是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援救一切爱国的革命的政治犯,争取人民的出版、言论、集会和结社自由。1933年6月,杨杳佛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同盟的活动无法继续下去,在无形中解散。

12.黄埔军校

【答案】黄埔军校是1924年6月孙中山在广州创建的军事学校,全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校址位于广州市珠江的黄埔岛上而得名。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由苏联提供办校经费和军械武器,共招收了六期学生。黄埔学生军曾参加东征及北伐战争,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3.《何梅协定》

【答案】《何梅协定》是华北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和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往来的备忘录和复函。主要内容是:①取消国民党在河北及平津的党部; ②撤退驻河北的东北军、中央军和宪兵第三团; ③撤换国民党河北省主席及平津两市市长; ④取缔河北省的反日团体和反日活动。根据这一协定,国民政府丧失了在河北省的大部分主权。

14.护国运动

【答案】护国运动是反对袁世凯帝制的运动。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发布接受帝位申令,引起各界人十的反对。原云南都督蔡锷和国民党李烈钧等奔赴昆明,联络云南督军唐继尧于25口通电反袁,宣布云南独立,成立护国军。次年蔡锷率军入川,与袁军激战。反袁号召深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