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国民党一大
【答案】国民党一大是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总章》、《改组国民政府之必要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等文件。大会宣言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基础,确认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资格加入国民党,标志着国民党的正式改组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使国民党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军阀的政治方向; 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2. 《训政纲领》
【答案】《训政纲领》是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通过的纲领性文件。训政时期统治权归国民党,政权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治权也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的“指导监督”下由国民政府行使,从而确定了国民党的一党专制。
3. “一化三改”
【答案】“一化三改”是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简称。“一化”即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因此,也称“一体两翼”。这两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4. “大包干”
【答案】“大包干”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12月,由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首创,是一种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它是在承认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将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实行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种经营形式的实行,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生产和经营自主权,有利于克服管理过分集中、劳动“大呼隆”和平均主义等弊病,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迅速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是中国社会主义农村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
5. 百家齐放、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答案】百家争鸣”是我国发展科学和艺术的重要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这是1956年4月,中央政治局在讨论十大关系时确定的。1951年,毛泽东为中国戏剧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53年前后,毛泽东针对学术研究中的不同观点的争论,提出了“百家争鸣”。1956年5月26日,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应邀向在京的自然科学
家、社会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经验教训,也借鉴了外国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经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性和长期性的正确方针。这个方针提出后,在科学界和文艺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它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活跃了人们的思想,使科学文化艺术界的各部门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6. 延安整风运动
【答案】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开始; 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千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止。延安整风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党的建设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通过延安整风,使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使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一步,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7. 直皖战争
【答案】直皖战争是1920年直系、皖系军阀为争夺北京中央政权而进行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皖系段祺瑞任国务总理,以参战为名,向日本大举借款,用以购置军火、编练军队,企图以武力“统一”中国。导致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和奉系军阀张作霖联合倒段。1920年7月10日,段祺瑞下达总攻击令,发动对直系军阀的战争。12日,张作霖派兵入关反段。14日~18日,直奉联军与皖军激战于京畿一带。皖系失败,段祺瑞下台,直奉两系共同控制了北京政府。
8.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答案】《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毛泽东分析20世纪20年代湖南农民运动的一篇重要著作,发表于1927年3~4月的《战士》周报。文章强调农民革命斗争的重要性,对中国农村的阶级特别是农民阶级,做了具体的分析,指出占农村人口70%的贫农,才是农民运动的主要力量。《湖南农民考察报告》从对农民和农村土地问题的分析中,提出解决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
9. “斗、批、改”运动
【答案】“斗、批、改”运动是指“九大”以后文革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其主要内容是:建立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大批判,清理阶级队伍,整党,精简机构,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下放科室人员。其目的是所谓彻底否定“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巩固和发展文革的“成果”,建立毛泽东式的社会主义模式。这次运动是“左”倾错误的继续和发展。而运动义被林彪、江青一伙所利用,使他们在篡党夺权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10.四五运动
【答案】四五运动是一场悼念周恩来总理、声讨“四人帮”的群众运动。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四人帮”却一再下令禁止陷入无限悲痛中的人们悼念,同时,将违背人民意
愿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升级;3月中下旬,因“四人帮”公然把批邓矛头直指周恩来,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3月底,南京市和北京市人民首先起来揭露和声讨“四人帮”的罪恶,北京上百万人连续几天到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抒发对周恩来的悼念之情,痛斥“四人帮”的倒行逆施;4月5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反对“四人帮”的强大抗议活动,以天安门为中心悼念周恩来,最后造成了震惊中外的“天安门事件”。这场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的强大抗议运动,拥护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为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奠定了群众基础。
二、论述题
11.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及其取得的成就。
【答案】(1)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其主要精神为: ①1982年12月,通过《(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
a. 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人民公社的体制;
b. 搞活经济,继续放宽某些政策,走全面发展、综合经营的道路。
,强调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②1983年1月,发出《关于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
文明。
,指出今后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在稳③1984年1月,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
定和完善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提高生产力水平,疏理流通渠道,发展商品生产。
,指出国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经营社会急④2月,作出《关于农村个体工商业的若干规定》
需的行业,农村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方式可以灵活多样。
,基本改变了实行三十多年的⑤1985年1月,颁发《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
统购派购政策,把农村经济纳入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轨道,促使传统农业逐步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増加农业投入,深化农村经济改革,⑥1986年1月,发出《关于1986年农村工作的部署》
调整工农城乡关系。
(2)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包括以下几点:
①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业总产值提高,是农村经济的历史性变化。
②乡镇企业崛起,农村中集体、个体及私营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不仅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更新农民观念等方面起到重大作用,而且在提供财政收入、发展出口创汇、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新事物,它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12.试述“文化大革命”中部分中央领导人和人民群众对错误思想和反动潮流的抗争。
1966年2月,,【答案】(1)以彭真为代表的“文化革命无人小组”向中共中央提出《二月提纲》
试图对学术讨论中的“左”的偏向加以适当限制,不赞成把学术讨论变为政治批判运动;提倡坚持真理,随时修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