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东住院医师急诊科Ⅰ阶段题库>案例分析专项训练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女性,65岁。因跌倒致右股骨颈骨折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自述平时常服用利舍平,血压稳定于110~150/70~90mmHg;口服二甲双胍,空腹血糖控制在7~9mmol/L。择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麻醉效果佳,术中患者突然出现大汗、颤抖、视力模糊、软弱无力、心悸等症状。患者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可能为()。

A . A.低血压
B . 二氧化碳潴留
C . 高血压
D . 低血糖
E . 疼痛
F . 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
G . 局麻药中毒

对Cushing病如经蝶窦手术未能发现并摘除垂体微腺瘤,或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做垂体手术者,应采取的治疗是() 上述手术后应作垂体放疗。 病情严重者宜作一侧肾上腺全切,另一侧肾上腺大部分或全切除术,术后作激素替代治疗。 不论病情轻重均应做肾上腺切除,术后作激素替代治疗。 病情轻者以及儿童,可作垂体放疗,在放疗奏效之前用药物治疗,控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度。 以上都对。 消化性溃疡患者发生夜间痛和背部痛最突出的是() 十二指肠球后壁溃疡。 幽门管溃疡。 胃小弯溃疡。 胃大弯溃疡。 胃后壁溃疡。 垂体性Cushing病与异位ACTH综合征缓慢发展型的鉴别,正确的是() 较为有效的鉴别方法为同时测定垂体静脉及外周静脉血ACTH浓度比值,比值为3以上表明Cushing病,如在1.8以下为异位ACTH综合征。 较为有效的鉴别方法为同时测定垂体静脉及外周静脉血ACTH浓度比值,比值为3以上表明异位ACTH综合征,如在1.8以下为Cushing病。 后者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抑制作用较差。 后者有60%伴有胸部病变,故应常规做X线胸片,必要时做胸部CT。 后者血中ACTH,血、尿皮质醇增高较为明显。 诊断Cushing综合征,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血浆皮质醇昼夜节律测定。 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尿17-羟皮质类固醇。 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尿游离皮质醇。 患者,女性,65岁。因跌倒致右股骨颈骨折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自述平时常服用利舍平,血压稳定于110~150/70~90mmHg;口服二甲双胍,空腹血糖控制在7~9mmol/L。择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麻醉效果佳,术中患者突然出现大汗、颤抖、视力模糊、软弱无力、心悸等症状。围术期低血糖的病因有哪些()。 A.术前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用量过大。 应用中长效胰岛素不适当。 甲状腺功能亢进。 肝硬化。 垂体功能低下。 使用β受体阻滞药。 肝占位性病变。 患者,女性,65岁。因跌倒致右股骨颈骨折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自述平时常服用利舍平,血压稳定于110~150/70~90mmHg;口服二甲双胍,空腹血糖控制在7~9mmol/L。择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麻醉效果佳,术中患者突然出现大汗、颤抖、视力模糊、软弱无力、心悸等症状。患者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可能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