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0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哲学、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再生产周期

【答案】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亦称“经济周期”,是指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开始之间的时期。一般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危机是其起点和决定性阶段,主要特征是:生产猛烈下降,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生产能力和有支付能力需求之间的矛盾经过危机获得暂时的强制的解决。在萧条阶段,生产停滞,商品销路呆滞,物价低下,资本家为了增强其竞争能力,并获得利润,除加强对工人剥削外,还开始进行固定资本更新。复苏阶段,指生产走出萧条阶段的低谷,逐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高涨阶段,生产水平增长超过前一周期的最高点,失业人数减少,社会消费增加,交易兴旺,物价上涨,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又不断加剧,导致新的危机爆发。

2. 利润率

【答案】利润率又称“资本利润率”、“资金利润率”,是指剩余价值或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式中,P ´代表利润率,m 代表剩余价值量,c 代表不变资本,v 代表可变资本,c+v即为全部预付资本。

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不变资本的节省; 原料价格的变动。利润率客观地反映了资本的增殖程度,它是商品经济社会考核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好坏和评价企业经济效益高低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它比利润量更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现实生产经营状况。

3. 价格

【答案】价格通常指市场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在流通过程中所取得的转化形式。价格是一种从属于价值并由价值决定的货币价值形式。价值的变动是价格变动的内在的、支配性的因素,价值是价格形成的基础。但是,由于商品的价格既是山商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也是山货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因而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一定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动。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变动围绕它的价值上下波动; 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利润的平均化,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4. 垄断价格

【答案】垄断价格是指依靠市场垄断或行政垄断地位而规定的价格。垄断价格由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垄断利润构成。在垄断价格体系中,首先包括垄断组织在出售商品时制订的高于商品价值的垄断价格,简称为垄断高价; 其次包括垄断组织在购买和倾销商品时所制们一的低于商品价值的垄断价格,简称垄断低价。垄断价格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1)垄断价格通常是一种高价格。垄断价格就其形式来看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但垄断高价是其主要形式。垄断高价并不意味着同种产品具有一个统一的高价格。由于同种产品的不同购买者可能有不同的需求弹性,垄断组织经常实行区别价格或歧视价格政策。

(2)垄断价格具有相对稳定性。这是指垄断价格的变动相对不是很频繁,在周期中变动的幅度也比较小。这是因为,垄断价格是在一定程度上人为规定的价格,而不是由市场竞争自发形成的价格,因而市场因素的变化对垄断价格的影响也就较小,正是由于垄断价格受到了人为的“管理’夕,因此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

垄断资本家不仅无偿占有垄断企业的工人的剩余价值,而且通过垄断价格,还侵占了广大消费者和小生产者的一部分劳动所得,以及非垄断企业的一部分利润。垄断价格并不改变全社会商品价值总额,而只是使全社会商品价值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它加重对劳动者的剥削,使他们的购买力下降,加深商品销售困难和经济危机,激化帝国主义各种矛盾。

5. 宏观调控

【答案】宏观调控是指政府以满足人民需要和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为目标,综合运用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是,使宏观经济活动通过市场中介和微观经济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持总供求的基本平衡,顺利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模式,是既能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导向性作用,实现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主要的宏观调控手段有经济政策、经济计划、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二、简答题

6. 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案】(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①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说,生产和消费都既是起点又是终点。一方面,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另一方面,消费品的消费又是再生产劳动力的生产。

②生产与消费有相互决定关系。一方面,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生产的性质决定消费的性质; 生产引起消费的需要。另一方面,消费也决定着生产。表现在: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生产和交换的关系

①生产决定交换。表现在: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 生产发展的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 ②交换对生产具有反作用。随着交换的发展、市场的扩大,从而对用来交换的产品的需求会增长,生产也会随之发展。

(3)生产和分配的关系

①分配分为两种:一种是产品的分配,另一种是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即资源分配),这两种分配和生产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表现在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产品,没有产品也就不可能有分配。在资源分配上,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的分配决定着生产,这种分配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中井且决定生产的结构。

②分配对生产有决定作用:分配对效率具有激励作用,收入分配的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

7. 说明虚拟资木与实体资木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虚拟资本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与虚拟资本相对立的是实体资本,实体资本也可以称为真实资本或现实资本,是指定期带来收入的、以实物或货币形式表现的资本。实体资本是本身具有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实际发挥作用的资本,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1)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联系

虚拟资本是实体资本的“纸制副本”,以证书形式证明实体资本所有权,表现实体资本价值。因此,虚拟资本的存在和运动必然要以它所表现的实体资本为基础。

①实体资本具有基础性作用。其表现在:第一,实体资本的运动状况决定虚拟资本的运行状况,证券发行者的生产经营状况决定着证券投资者的收益。第二,实体资本运用的规模影响着虚拟资本的发行规模,社会再生产规模决定着证券投资规模。第三,实体资本的循环周期影响着虚拟资本的周期波动。

②虚拟资本对实体资本也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和影响。其表现是:第一,虚拟资本与现实货币资本都是实体资本循环运动的起点,从而影响实体资本运用的过程和规模。第二,虚拟资本的流向影响着实体资本的分配比例和结构。第三,虚拟资本扩大了实体资本的活动范围。

(2)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区别

从矛盾性来看,虚拟资本虽然是实体资本的价值表现和纸制副本,但其价格却不是由实体资本价值决定的,而是由预期收入和平均利息率决定的。这样一来,虚拟资本的价格变动就会与实体资本价值变动相背离,其价格不随实体资本价值变动而变动,呈现出相对独立的运动。虚拟资本价格运动的特点是:第一,虚拟资本价格与预期收益大小和预期收益的可靠程度成正比。第二,在预期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利息率按相反方向调节虚拟资本价格。第三,虚拟资本价格的涨跌与证券市场的供求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