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370名被试中,选出高分组和低分组的被试各100人,其中高分组答对第1题的有80人,低分组答对的有30人,该题的区分度是( )。
A.0.80
B.0.30
C.0.50
D.0.55
【答案】C
【解析】在具体估计项目区分度时,我们常常用其他指标替代实际能力水平,主要包括鉴别指数和相关法。下式中:D 为鉴别指数,
组在该项目上的通过率或得分率。
2. 以两个等值但题目不同的测验来测验同一群体,求其两者得分的相关性,被称为( )。
A. 内部一致性信度
B. 重测信度
C. 复本信度
D. 评分者信度
【答案】C
3. 下列智力测验中,属于非言语类测验的是( )。
A. 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B.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C. 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D. 瑞文推理测验
【答案】D
【解析】瑞文推理测验是著名的非言语类测验,其测验材料为图形,而比纳—西蒙量表、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均既包括言语类测验,也包括非言语类测验。
为高分组在该项目上的通过率或得分率,为低分
4. 某5岁儿童在进行我国修订的比内一西蒙量表测试时,其通过题目分别为5岁组全部通过,6岁3个,7岁组3个,其智龄为( )。
A.5岁半
B.6岁
C.6岁半
D.7岁
【答案】B
【解析】比内一西蒙量表的智龄计算方法是:以被试全部通过项目的最大年龄水平作为被试的基础年龄,被试的智龄等于基础年龄再加上在基础年龄以上年龄水平通过的题目数乘以每道题目代表的智龄。我国修订的比内一西蒙量表每道题目代表的智龄为2个月,所以这名儿童的智龄为:5(岁)岁+12(月)=6(岁)。
5. 美国心理学家莫里诺(J.T.Moreno )提出的社会测量法主要用于测量( )。
A. 人际关系
B. 组织关系
C. 组织
D. 组织地位
【答案】A
【解析】社会测量法由心理学家莫里诺1934年提出,是指一种测量团体(特别是小团体)内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
6. 对命名量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用数字代表某事物或某属性的全体
B. 测量水平最低的一种形式
C. 数字只用来作为标记和分类
D. 可以进行数量化分析
【答案】D
【解析】在命名量表中,数字只用来作标记和分类,而不能作数量化分析,既不能说A>B>C,也不能做加、减、乘、除的运算。
7. 在概化理论中,与经典测量理论中真分数的概念最接近的是( )。
A. 全域分数
B. 概化系数
C. 可靠性指数
D. 信噪比
【答案】A
【解析】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初,克伦巴赫(Cronbach )等人提出了概化理论(Generalizability Theory)简称GT 理论。其基本思想是,任何测量都处在一定的情境关系之中,应该从测量的情境关系中具体地考察测量工作。该理论提出了多种真分数与多种不同的信度系数的观念,并设计了一套方法去系统辩明与实验性研究多种误差方差的来源。并用“全域分数”
G 系数”,(Universe Score)代替“真分数”(True Score)用“概括化系数,(Generalizability Coefficent)
代替了“信度”(Reliabilty )。
8. 下列量表中,具有绝对零点的是( )。
A. 称名量表
B. 顺序量表
C. 等距量表
D. 比率量表
【答案】D
【解析】比率量表是最高等级的测量量表,既存在绝对的零点也包括相等的单位。等距量表采用相等的单位,但是只有相对的零点。顺序量表没有相等的单位,等级之间的差异只表示顺序关系。称名量表没有相等的单位,没有绝对的零点,不同的名称只有分类的意义。
9. 下列有关通过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回答某个题目的样本中,正确回答该题目的人数
B. 对非二分法记分的题目,可以用它作为难度的指标
C. 对二分法记分的题目,可以用它作为难度的指标
D. 其数值大小与题目的容易程度成反比
【答案】C
【解析】对二分法记分的题目难度通常以通过率来表示,即以答对或通过该题目的人数的百分比作为指标。
10.受测者在接受自陈式量表测试时,经常会出现( )。
A. 社会赞许效应
B. 自我中心效应
C. 极端分数效应
D. 晕轮扩散效应
【答案】A
【解析】社会赞许效应是指题目内容受到社会舆论赞许和反对的程度,社会赞许效应是编制自陈式量表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11.某项目的鉴别指数D 是0.23, 这说明该项目( )。
A. 很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