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884中外音乐史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斯托克豪森
【答案】德国作曲家。学于科隆高等音乐学校,后赴巴黎师事梅西安与米约,50年代起在科隆广播电台工作,制作了《电子音乐练习曲I&II}而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电子音乐作曲家。他积极探索20世纪后半叶的新音乐流派,为月个乐队而写作的《群》为空间音乐里程碑式的作品,《钢琴曲XI 》则异示出随机音乐的观念,此外还涉足整体序列音乐、音色音乐、世界音乐等。
2. 泰勒曼
【答案】泰勒曼(G .Philipp Telemann,1681~1767)处在巴罗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之间的过渡阶段,是当时德国最重要的作曲家、管风琴家。他注重旋律写作的主调织体而常常抛开精致的对位技法,强调轻盈优美的旋律、明快对称的节奏、不臃肿浮躁的伴奏。他在那个时代被看作是“前卫”作曲家。作有600首意大利风格的序曲,44首受难曲,12套礼拜乐,40部歌剧及一些管弦乐、室内乐作品。他提倡音乐要接近民众,要为多数人而创作; 他的创作突出主调音乐的特点,促进了音乐从巴罗克时期到古典主义时期的过渡。培养市民的音乐素质,:从事社会音乐教育下作,
创立了大学生音乐社团,把教堂音乐搬上市民阶层的舞台。
3. 《命运交响曲》
【答案】贝多芬创作的第五交响曲,构建在四音的“命运动机”之上,作为整个交响曲的核心,“命运动机”在各乐章中反复出现,并加以变形,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在这个动机的衍伸中开展,表达了作曲家在战胜个人情感挫折和生理疾病苦痛绝望情绪后的决心—“我要同命运抗争,决不被它征服”。“命运交响曲”延续了“英雄交响曲”中的英雄形象和革命战斗精神,将交响曲的戏剧性推向最高峰。
4. 音色音乐
【答案】20世纪大胆探寻新颖音色表现力的音乐创作类别。主要手法有:发掘传统乐器的新音色、改变传统演唱演奏手法获得的新音色、使用新的发声手段获得的新音色等,布列兹的《无主之锤》、利盖蒂的《大气》和潘德列茨基的《广岛受难者挽歌》是音色音乐的经典作品,其他在此领域探索的作曲家还有瓦雷兹、威伯恩、梅西安、诺诺、鲁托斯瓦夫斯基、泽纳基斯、克拉姆等。
5. 法雅
【答案】西班牙作曲家和钢琴家。曾就学于马德里皇家音乐学院和巴黎音乐学院,早年倾向于印象主义,后转向新古典主义,代表作为歌剧《人生朝露》、芭蕾舞剧《魔法师之恋》和《三角帽》、管弦乐曲《西班牙庭院之夜》,是20世纪西班牙民族乐派的杰出作曲家。
6. 雷电一暴风雨;
【答案】
7. 舒曼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写作大量钢琴小品套曲,如《童年情景》《狂欢节》《蝴蝶》等,都带有主观幻想因素; 艺术歌曲套曲《桃金娘》《诗人之恋》与作曲家的生活感受有关。还写有4部交响曲、协奏曲和室内乐等。
8. 格鲁克
【答案】18世纪上半叶德国作曲家,创作了100多部歌剧。他与台本作家卡尔扎比吉合作,致力于改革传统意大利歌剧的弊端,在《奥菲欧》中创立了新的歌剧风格,摒弃声乐炫技,追求质朴感人,他们限制音乐的表现使之服务于诗歌,改革的原则在歌剧《阿尔切斯特》和《帕里斯与海伦》的前言中提出,在《伊菲姬尼在陶利德》等歌剧中奉行。他的创作对后世歌剧作曲家有较大影响。
9. 意大利序曲
【答案】意大利歌剧作曲家A. 斯卡拉第干1680年前后创立的序曲,常置干声乐戏剧之前,
,由“快—慢—快”三段组成,是交响曲的直接前身。 作为器乐序奏,称为“辛弗尼亚”
10.罗马乐派
【答案】16世纪下半叶在意大利罗马形成的音乐流派,创作观念上提倡写作声部清晰、音响纯净的传统天主教音乐,反对宗教改革的新教音乐成就,发展了“无伴奏合唱”的多声部合唱音乐风格。代表人物主要是意大利的帕莱斯特里纳和西班牙的维托里亚,他们的创作集中于弥撒曲
和经文歌等体裁,风格庄重、声部均衡,帕莱斯特里纳的《马切鲁斯教皇弥撒曲》为著名代表作。
二、简答题
11.格里高利圣咏的含义、形成和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案】(1)含义:
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是指以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Gregory Magnus, 540~604)之名命名的天主教音乐,常被称为平歌或素歌(Cantus Planus, plainchant )。
(2)形成:
公元6世纪末,各地教堂的圣歌(拜占庭圣咏、安布罗斯圣咏、法国圣咏、摩差拉比圣咏和
塞尔特圣咏等)凌乱不统一,为了规范教堂中的圣歌,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从宗教利益出发,派人搜集整理各地的圣咏,选编成两本包括六百余首圣咏的咏集,这两本咏集统一了罗马教会的圣咏和仪式。
需注意的是,格里高利圣咏实际上并非诞生于格里高利一世统治时期的罗马,而是一百多年后在法国、瑞士一带形成的。公元754年,法兰克国王王平下令废除原有的高卢礼仪和圣咏,以罗马圣咏取而代之,巫平的儿子查理大帝继位后,于公元789年颁布法令,进一步推行仪式和圣咏一体化变革,形成了以罗马传统为基础,融合高卢因素的礼拜式和圣咏,这就是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内容和主体部分,并且得到了推广和传播,最终又传回罗马。这就是格里高利圣咏的整个诞生过程。
(3)功能:
格里高利圣咏主要运用在基督教教仪活动中。基督教的教仪分成日课(Daily Offices)和弥撒(Mass )两大类。
,主要内容包括①日课(Daily Offices )是修道院规定每一僧人每日不同时辰必做的“功课”
祈祷、诵经、唱赞美诗等。
②弥撒(Mass )是天主教会在星期日和其他重要的宗教节日里举行的仪式。弥撒仪式为纪念耶稣受难而设立,它产生于6世纪左右,在9世纪逐渐发展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礼拜仪式。
12.简述希曼诺夫斯基及其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希曼诺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1882~1937), 20世纪波兰的重要作曲家、钢琴家。对波兰塔特拉山里人的歌舞及民间音乐进行研究后,创作出一批具有波兰民族精神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2)代表作品:①歌剧:《哈吉斯》《罗杰尔王》。
②芭蕾舞音乐:《曼特拉戈拉》《哈尔纳西》。
③管弦乐:三部交响曲、《交响复协奏曲》,两部小提琴协奏曲。
④钢琴曲:9首前奏曲、12首练习曲、3首奏鸣曲、4首波兰舞曲、22首玛祖卡舞曲、3首《假面具》等。
(3)艺术成就:
①他是20世纪民族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将西欧现代音乐技法与波兰民族音乐结合在一起,走出一条独具个性的创作道路,成为波兰现代音乐的奠基者。
②他的音乐采用新颖的波兰山区音调,旋律宽广,有时为多调性,不少作品还含有标题性,并呈现出无调性因素。他的歌剧和小提琴协奏曲尤其值得称赞。
13.简述威廉斯及其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威廉斯(V aughan Williams ,1872~1958),英国20世纪民族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与霍尔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