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题库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下列选项中,由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 )。

A. 视觉适应

B. 望梅止渴

C. 青春期男孩变声

D. 服用兴奋剂提高成绩

【答案】B

【解析】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在理解“学习”的含义时要注意,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行为发生了变化就意味着学习的发生,只有当行为的变化是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所导致的,才能视为学习。ACD 三项虽然都有行为上的变化,但A 和C 属于生理的本能使然,视觉适应属于生理适应,青春期男孩变声属于生理成熟引起的行为变化。D 项是由于药物导致的行为变化。望梅止渴属于经典条件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梅子的颜色形状本来是中性刺激,梅子被放入口中产生了唾液就形成了无条件反应,多次刺激过后,颜色和形状这个中性刺激就变成了条件刺激,这样,看到梅子就能产生唾液,也就止渴了。

2. 美国教育家帕克认为,“一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人,即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和谐发展”这种教育目的是属于( )。

A. 个体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文化本位论

D. 生活本位论

【答案】A

【解析】个人本位论把满足个人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主张:①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 ②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其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 ③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3. 从“教”、“养”、“取”、“任”四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人才的系统理论是由( )提出的。

A. 韩愈

B. 朱熹

C. 王安石

D. 王守仁

【答案】C

4. 下列术语中,含义不同于“认知结构”的是( )

A. 统觉团

B. 认知地图

C. 学科基本结构

D. 编码系统

【答案】C

【解析】与认知结构概念相同的有四个,图式、统觉团、认知地图和编码系统。按照皮亚杰的理解,个体是在先天遗传所获得的最初的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的。统觉团是赫尔巴特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学习过程是新观念进入原有观念团内,使原有观念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吸收新观念的统觉过程。托尔曼的认知地图就是现代认知心理学所说的认知结构。学科基本结构,在布鲁纳看来,是指一个学科围绕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态度和方法而形成的整体知识框架和思维框架。编码系统则是通过复述、强化等编码方式,将各种信息组织、编码和存储起来而形成的知识体系。统觉团、认知地图和编码系统都是教育心理学中认知方面的概念,而学科基本结构不属于这一范畴。

5. 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教育家是( )

A. 孟子

B. 孔子

C. 荀子

D. 老子

【答案】B

6. 在西方古代教育史上,提出教育目的在于实现个人的“灵魂转向”,主张“寓学习于游戏”、“学习即回忆”的教育家是( )。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奥古斯丁

【答案】B

【解析】柏拉图认为灵魂在进入肉体前,就一直居住在理念世界里,并获得了关于理念的各种知识。但进入肉体以后,由于灵魂受到肉体的遮蔽就忘记了原来在理念世界里获得的知识,而

,学习即回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获得知识的办法就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回忆)

向”。教育要培养人从可见世界上升到可知世界,也就是转离变化着的感性世界、现象世界,眼睛

,认识最高的理念一一善。柏拉图所要求的这个向上,转向光明,看到真理、本质、共相(理念)

,实际就是看问题的立脚点和世界观的转变。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甲提倡“灵魂转向”

者,他要求不强迫孩子们学习,主张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讲故事、做游戏,还有唱歌活动; 主张采用做游戏的方法,在游戏中更好地了解每个孩子的天性。

7. 人在解决一系列相似的问题之后,容易出现一种以习以为常的方式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倾向。这种现象被称为( )。

A. 学习准备

B. 思维定势

C. 功能固着

D. 思维阻抑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中的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的理解掌握程度。思维定势是指人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己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它能够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功能固着是指一个人熟悉了一种物体的某种惯常的功能后,就很难看出该物体的其他功能的心理特点。

8.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期间所创立的道尔顿制的基本原则是( )

A. 自由与合作

B. 活动与主动

C. 注重学生个性差异

D. 儿童中心主义与“从做中学”

【答案】A

【解析】道尔顿制是美国教育家帕克赫斯特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市的道尔顿中学实施的一项教育革新计划,它是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创造的一种个别教学制度。按照帕克赫斯特的设想,道尔顿制就是使每个学生能够对自己学习的速度和方法负起更大的责任。她主张废除课堂教学、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以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据此提出了自由与合作的原则。所谓自由,是指,在学习上,不要用课时表做硬性规定,不给学生压力,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做出学习的安排。要使儿童自由学习,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学习,养成独立工作的能力。所谓合作,是指在学校中,学生应该互相交往,互相帮助,共同自由的生活。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9. 夸美纽斯依据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将母育学校比喻为(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