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外戏剧史之西欧戏剧史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6年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外戏剧史之西欧戏剧史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一) . .... 2
2016年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外戏剧史之西欧戏剧史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二) . .... 7
2016年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外戏剧史之西欧戏剧史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三) . .. 11
2016年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外戏剧史之西欧戏剧史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四) . .. 16
2016年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外戏剧史之西欧戏剧史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五) . .. 21
一、名词解释
1. 存在主义
【答案】存在主义文学是在存在主义哲学基础一上形成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主要采用小说和戏剧两种文学样式。它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法国,战后盛行于整个西方世界。存在主义的基本主题在于揭示世界和人存在的荒诞,肯定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表现人在荒诞境况中的自南选择和精神自由,具有鲜明的哲理化倾向。为了描绘世界的荒诞感,存在主义文学将真实性原则提到了重要高度,并采用冷漠、客观的叙述语调。让一保尔·萨特,阿尔贝. 加缪是存在主义戏剧的领军人物。
2. 荒诞派戏剧
【答案】荒诞派戏剧是二战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兴起于法国,20世纪50年代在巴黎戏剧舞台上上演了尤内斯库、贝克特、阿达莫夫、热内等剧作家的剧作。这些剧作家在20世纪20年代流行的超现实主义文学影响下,特别是在阿尔托戏剧理论的影响下,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创作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典型的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
3. 境遇剧
【答案】萨特为宣扬自己的存在主义思想所创作的戏剧,他将其称为“境遇剧”,视之为一种新的戏剧类型。它们不是按传统戏剧的创作原则来处理环境与人物的关系,而强调对情境的刻画,常常将人物置于特定的艰难情境甚至绝境中,让他们通过“自由选择”来决定自己的本质,把握自己的命运。这种戏剧极为有效地表现了当代人普遍的忧患意识和两难选择状态,肯定了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伦理道德观。代表作品为《禁闭》。
4.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答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是一个包括了表演、导演、戏剧教学和方法等系统专业知识的演剧体系。它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毕生创作和教学经验的总结。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作并发表有《我的艺术生活》和《演员自我修养》等书,被认为是对“体系”的在实践基础上的全面理论总结。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以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演员和导演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角色创造和整个演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概括地说就是:表演艺术的任务就是根据剧本要求在舞台上再现角色形象,但要把形象体现得真实和深切就要求演员进入体验过程,在自己的天性中找到角色的依据。从而把自己完全转化为角色,每次表演都是如此”。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在我国
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二、简答题
5. 在《麦克白》中,邪恶的主人公的毁灭为什么能够产生强烈的悲剧效果?
【答案】莎士比亚在其悲剧《麦克白》中一反悲剧描写正面人物形象毁灭的传统,而描写了一个拭君夺位的叛臣逐渐走向毁灭的故事,并获得了强烈的悲剧效果。这种效果产生的原因在于:
(1)麦克白由善变恶的人生值得同情。作为苏格兰一位威猛的大将和忠诚的臣了,麦克白勇敢善战,正直忠诚,得到国王的信任和民众的敬爱。但是,在女巫蛊惑下,其野心萌发,加之妻子的怂恿,开始了其一步步走向叛臣暴君的人生道路。其悲剧性的人生,以及他身上高尚品德的丧失,展示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的过程,引起同情,获得了悲剧性效果。
(2)走向堕落的麦克白时刻承受着良心的煎熬,进一步增加了其悲剧人生的感人力量。为了夺得王位和保住王位; 麦克白杀的人越来越多,但其良心并没有泯灭,沉重的罪恶感让麦克白日夜不得安宁,恰如他自己所言:“麦克白杀死了睡眠”。野心和良心的博弈,贯穿着麦克白的悲剧性人生,而其妻子的最后疯狂,更是将其置于罪恶感的深渊,在惊心动魄的精神泯灭的过程中,彰显了良心与恐惧的崇高的道德力量,极富悲剧性。
(3)难以控制的命运或欲望在麦克白人生悲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衬了人性的脆弱,增加了麦克白悲剧的怜悯效果。荒野中三个女巫的预言引发了麦克白一生的悲剧,而麦克白一生的发展也印证了女巫们的预言,三个女巫的形象既代表了命运,也是人内心欲望的化身,她们的预言跟麦克白一生的关系,显示了人在命运或欲望面前的软弱。
总之,虽然麦克白是反面角色,但他的毁灭却具有悲剧性质,引发同情与怜悯。通过麦克白的悲剧,作品表达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同时还思考了人的价值,展示了人性的复杂,追问了灵魂的归属,充满了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
6. 简述“他人就是我的地狱”在《禁闭》中的表现。
【答案】“他人即地狱”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点,意思即他人的存在就是我的地狱,原因在于人总是对他人有着审判和奴役的倾向,但自我又身处被审判和被奴役的倾向之中,因此这两种倾向构成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内涵。在萨特的情境剧《禁闭》中,这一哲学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色情狂艾斯黛情迷懦弱的加尔散,同性恋者伊内斯心仪艾斯黛,因此为了争夺对方,三者之间产生了无休止的争吵。
(2)三者都带有双重人格,更加使得他们的关系错综复杂。在否定和嘲讽对方的同时,他们也遭受了对方的攻击,因此身处于审判与被审判、奴役与被奴役的处境之中,成为萨特“他人就是我的地狱”这一哲学的真实写照。
7. 辨析悲剧与喜剧的起源有何不同。
【答案】悲剧由古希腊人创立。其词源"trag-os" ,意为“公羊”和“歌颂”,这反映出悲剧题
材实际上起源于宗教庆典。在这种庆典上,人们颂扬并以山羊作牺牲奉献给酒神狄奥尼索斯。举行祭祀时,人们会合唱赞美歌,讲述有关酒神的神话故事。往后,合唱队增加了专门描述故事的一个演员,故事也扩大到酒神以外的神话,与合唱队有问有答,这样就逐渐形成了悲剧。
喜剧的形成稍晚于悲剧,大约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前5世纪左右的希腊。一般认为它主要起源于占希腊农民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时表演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戏。
8. 为什么说莫里哀的《伪君子》是一出典型的性格喜剧?
【答案】莫里哀的《伪君子》是一出典型的性格喜剧,全剧围绕达尔杜弗这个喜剧人物的伪善性格展开情节。
(1)达尔杜弗是一个伪善的喜剧人物,他的伪善首先在奥尔贡的家人之间造成冲突,当其伪善被揭穿后,他的凶狠又使得其与奥尔贡形成冲突,最后在国王的干预下,才得到惩罚。达尔杜弗的伪善也造就了作品的喜剧特点。他身为教士,平时表现得十分虔诚,口头宣扬苦行主义; 但是他一顿饭能吃下两只鹤鹑和半条羊腿,骨子里凶狠歹毒,贪财好色。他外表仁慈,实际上是一个宗教骗子,一旦被人揭露,马上设计掩护自己的罪恶。当他的恶行被彻底揭穿,他便暴露出凶残的本性,欲置奥尔贡于死地。
(2)通过揭示达尔杜弗的伪善本质及其危害性。作者批判了社会的伪善习气。《伪君子》中的达尔杜弗己成为伪善者的代名词。通过他的伪善,戏剧概括了当时法国社会盛行的伪善习气,批判了天主教会和封建贵族的伪善与贪婪本性,揭露了宗教的危害性,具有极强的社会警示意义。从这方面看,《伪君子》不仅是一部人物性格喜剧,而且还是一部社会讽刺喜剧,具有典型性。
三、论述题
9. 试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熙德》主题的不同,分析文艺复兴戏剧与古典主义戏剧的不同。
【答案】文艺复兴戏剧与古典主义戏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重视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禁欲主义。《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具有广泛影响的一部悲剧,它在歌颂爱情自由方面表现得非常突出。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两位热恋的青年因为各自家庭间的世仇而被迫分离,并被夺去了生命。通过他们的爱情悲剧,莎士比亚否定了封建仇杀,批判了封建包办婚姻制度,歌颂了自由爱情。
(2)古典主义戏剧的发展受到了18世纪封建王权巩固的影响,新文艺思潮迅速兴起,这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妥协的产物。这一时期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特定的主题,即歌颂封建王权,赞扬理性对感情的胜利。《熙德》是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高乃依的代表作,它描写的是一对热恋中的贵族青年,因为父辈的纠葛,而陷入了追求感情与践行义务之间的冲突中,表现了责任和义务战胜个人感情的过程。
(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产生的时间要早于古典主义文学,它在神学统治了千年之久的中世纪末期爆发,其中对人性的肯定、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强调,成为了人文主义文学反对封建统治和教会禁锢的有力武器。因此,抨击封建制度和禁欲主义,揭露和批判教会和封建贵族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