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5

  摘要

一、简述题

1. 简述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历史。

【答案】(1)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历程

①现在的互联网前身,是1969年问世的“阿帕网”CABPANET )o “阿帕”CARPAL ,是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ResearchProjectAgency )的简称。使用仅限于军队和为军方服务的高校科研机构。

②接替国防计划署管理互联网的,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a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利用ARPANET 发展出来TCP/IP通讯协议,出资建立名为NSFNET 的广域网。至此,互联网基本摆脱军方控制,并且逐渐成为一种便捷的“民用”媒介。

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商业机构开始大举介入互联网,从而进一步推动这一民用化趋势,充分挖掘了因特网通讯、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民用功能扩展到电子邮件(E-mail )、传输各种文件的“文件传输协议”CFTP}、进行远距离访问的“远程登录”CTelnet}以及满足人们实时交流欲望的各种即时聊天功能等。

④至此,互联网的基本平台己经搭建完成,接下来万维网(即WorldWideWeb 一一WWW ,亦称Web )和网络“浏览器”的普遍使用使它的发展又步上一个新的台阶,网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传播媒介,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生态与传播生态,其中自然一也对兼及社会与传播的新闻媒介产生巨大的影响。

(2)互联网与传播

①互联网被视为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休”,它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地方,在于它不是一种提供某种信息的媒体,而只是一种信息平台。个人、团体、传统大众媒介、权力组织,只要拥有一定的设备和技术,就可以上这个平台,创造自己的活动空间,如博客。它没有提供不同于其他媒介的内容,但具备了将各种信息形态,如图文、声音和活动图像相互转换的能力,具有强大的同步交互传播的能力,以及全球性高时效的传播能力。

②互联网传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己经呈现全球性的传播形态,封闭而狭隘的地方性传媒将难以面对巨大的免费网络传播的挑战; 同时,全球性新闻生产、地区性分配、用户取向标准正在改变,传统的传播理论和新闻教育也要相应作出调整。这也给国际交流带来了新的问题,不同政治

第 1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