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内部圈定必考题4
● 摘要
一、简述题
1. 简述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及其防范。
【答案】(1)新闻失实的表现形式
①无中生有,凭空捏造。新闻失实最突出的表现是凭空捏造。每年各大媒体都会评选出年度《十大假新闻》,例如(((2011年十大假新闻》、((2010年十大假新闻》中的“新闻”几乎都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的。制造了像“金庸去世”、“玉溪将发生8.6级大地震”、“中国作协作家团入住总统套房”、“李娜怀孕”等匪夷所思的假新闻。其中,特别是在对体育、娱乐圈的球星、歌星、影星的报道中,往往是第一天报道,第二天辟谣或更正,第三天要诉诸法律,实在是真假难辨。
②添枝加叶,层层拔高。这类失实,大量表现在追忆杰出人物、先进典型的报道里。
③要件残缺,隐瞒事实。上述两种失实,作者是采取凭空添加办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与此相反,有些作者采取“减”法,在一个完整的事件中抽去部分事实,给读者造成假象。作者通过巧妙地“取”“舍”,使坏事变成大受表扬的“好事”,歪曲了事物的本来面貌。作者在写新闻时,需要对事实进行必要的取舍,但取舍的标准是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是按作者的想象去塑造事物的面目。
④偷梁换柱,移花接木。在新闻中,把过去发生的事情,写成现在出现的; 把众人共同努力的成果说成是一个人的成绩; 把别人做的事说成是某个人做的。在电视、广播中,这方面的失实比较突出,有些电视台在拍摄专题经济新闻时,让一些长得漂亮的文工团团员代替工人装模作样操作机器,代替农民来拍“喜摘丰收棉”,用合并畜群的办法来表示“牛羊成群”,用其他场合掌声的录音来表示“热烈欢迎”的气氛。
⑤因果不符。新闻指出的事件所发生的原因不符合实际情况,或把事件发生的多种原因说成只有一个原因,或者风马牛不相及。
⑥作风漂浮,采访不深入,核查不严格。思想方法片面,相关知识缺乏。
⑦“合理想象”,为抢时效,牺牲真实。借助主观推理、想象和虚构,从已知事实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将推测作为事实报道。
⑧“有偿新闻”泛滥。在一段时间里,有的新闻单位或出售版面、节目时段,或收受钱财替人写稿发稿,钱与报道的交换几乎成公开的交易,使得新闻与广告不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大打折扣。一些原本虚假的广告往往假新闻报道之名,而获得超级广告的效应,使消费者大受其害。
(2)治理新闻失实的有效手段
①从思想上看,要深刻认识新闻失实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懂得真实是新闻生命的意义,把新闻失实现象提到重要位置加以重视和切实克服。
第 1 页,共 9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