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2
● 摘要
一、简述题
1. 简评黄远生的记者“四能”说。
【答案】黄远生是民国初年出现的名记者最杰出的代表,以深厚的中西学基础、高超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卓越的采访写作技巧成为民初新闻记者的巨擎,被誉为“报界之奇才”。他的新闻通讯题材重大、内容翔实,分析深刻、见解独到,文笔生动、亦庄亦谐,在中国新闻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黄远生对新闻记者提出的“四能”要求,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1)“调查研究,有种种素养,是谓之能想”。知识积累是作为记者的最基本的能力和功夫。记者的采编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要求记者要通晓各方面的知识,天文地理、人文历史、科学技术等等,都要有所涉猎。丰厚的知识积淀为实际的调查研究创造了前提和条件,使调查有深度,思考有高度,能够把握事物的实质。
(2)“交游肆应,能深知个方面势力之所存,以时接访,是谓之能奔走”。记者的工作离不开新闻源的支持,而新闻源往往依赖与记者建立的广泛的人际关系网。如作为一个驻外记者,一定要与所在国政府机关、新闻机构建立良好的联系,与各国记者搞好关系,这样才能对各种事件,尤其是突发事件的报道应付自如。
(3)“阅一知十,阅此知彼,由显达隐,由旁得近,是谓之能听”。采访中遇到感兴趣的或重要的话题要马上记住并开始思考。要善于把握问题的根源和实质,培养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力。敏锐的洞察力来源于冷静的思考和强烈的角色意识,重大的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往往有着强烈的巨大的感情冲击,作为记者要有冷静的头脑和准确的角色定位,要敏锐地感知自己的角色,以潜在的角色意识,战胜情感因素,担当起角色的责任。
(4)“刻画叙述,不溢不漏,尊重彼此人格,为守绅士之态度,是谓之能写”。客观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记者不是鼓吹者,不能以自己的超前意识和主观意志去指导新闻写作与报道,要做一名旁观者,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客观公正地报道。客观报道事实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并不矛盾。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在我国,党和政府、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对一些不宜公开发表或暂时不能公开的宣传,但对党和政府部门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情况,可以“内参”的形式反映。
黄远生本人正是实践这“四能”的模范,所以他虽然从事新闻工作的时间很短,却能成为名
第 1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