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西南大学法学院857综合课二之《法理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摘要

目录

2016年西南大学法学院857综合课二之《法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及答案(一).... 2

2016年西南大学法学院857综合课二之《法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及答案(二).... 8

2016年西南大学法学院857综合课二之《法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及答案(三).. 13

2016年西南大学法学院857综合课二之《法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及答案(四).. 21

2016年西南大学法学院857综合课二之《法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及答案(五).. 27

一、论述题

1. 对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法理学有什么必要性?

【答案】学习法理学对任何一个高等教育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大体上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对学习其他法学学科或课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法理学研究的直接对象是有关一般法律特别是本国法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它们是比较抽象的,主要是通过各部门法法律规范的中介同社会生活联系的。这些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是各门应用法学共同适用的。它们是从应用法学中概括出来又用以指导应用法学的。正因此,法理学对学习其他法学学科或法学课程来说,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学习各门应用法学,了解法律的产生、本质、特征、作用(功能)、形式; 了解法律与社会、经济、政治、国家、道德等现象的关系; 了解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法律上的权利(权力)和义务、法律的效力和解释、守法与违法等概念和原理。

(2)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增强民主、法治观念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理想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民主法治观念建设以及对这些建设具有指导作用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民主法治观念,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对我们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其重要性更可想而知。人们的法律意识、民主法治观念的水平,同他对法律的理论和知识的了解程度是有联系的,但衡量一个人是否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或民主法治观念,主要是看他是否能将法律的理论和知识变成他的牢固的信念,能真正体现在为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行动上。认真学习法学基础理论将有助于我们培养这种信念。

2. 试述执法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原则。

【答案】(1)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对执法的基本要求,也是执法的最重要的一项原则。它要求执法主体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①执法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a. 执法主体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行政授权和行政委托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要旨。

b. 执法内容要合法,必须根据法律的规定作出,没有法律规定,执法主体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

c ,执法程序必须合法。执法主体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 必须按照各自不同的执法内容来决定所适用的程序,不能任意简化、改变、调换和省略程序。

d. 执法主体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 ②行政执法遵循合法性原则的必要性和意义

a.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基础,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作为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协调服务者,行政机关担负着实现国家行政职能、保障法律实施的重要职责。执法不仅涉及面广,事务繁杂,而且关系到社会和民众的各项切身权益。行政执法本身的合法性对于形成良好的行政管理秩序、树立执法的权威,进而实现全社会的法治秩序是极为关键的。

b. 行政权力具有相对集中和命令与服从的特点,执法活动的繁杂性和紧迫性,要求执法主体必须强调办事速度,强调效率,并拥有较大的自由权,这样也就容易产生行政执法主体滥用权力寻求私利和侵犯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导致腐败现象的发生。因此,必须以法律保障行政机关正确行使职权,限制行政权力的滥用,并对执法主体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2)合理性原则

执法的合理性原则是指执法主体在执法活动中,特别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必须客观、适度、合乎理性。

①合理性原则的确立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行政管理是一项范围广泛、内容复杂的活动,法律不可能都作出具体的规定,在许多领域只能规定基本原则、基本规则,给行政主体留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行政自由裁量权必不可少。但伴随着行政自由裁量权日益扩张,为避免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加以必要的控制也就成为必然要求,而仅以合法性原则是难以达到全面控制自由裁量权的效果,合理性原则因此得以确立。

②合理性原则是现代行政法治精神的应有内涵,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执法主体在执法活动中遵循合理性原则,要平等对待行政相对人,公平、公正、不偏私、不歧视; 行使自由裁量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 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 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

③执法遵循合理性原则还要恰当处理“合理”与“合法”的关系,在某一项法律规范己不适合社会实际情况,但国家又未明令废止时,行政执法机关可根据法律精神,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一定变通以适应社会需要。

3. 运用本章的知识,分析提高立法质量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立法是动态和有序的事物,是具有阶段性、关联性、完整性的活动过程。因此要提高立法质量,就应该认识到立法活动的阶段性,并对每一个阶段的立法任务、特点和要求做好立法的工作; 同时立法活动是受到立法原则指导的,因此,要提高立法的质量就必须要在立法过程中贯彻立法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在立法过程中严格按照立法程序进行

立法是动态的和有序的事物,是具有阶段性、关联性、完整性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三阶段:①立法准备阶段; ②由法案到法的阶段; ③立法完善阶段。

理解立法是个活动过程,就要重视立法活动的阶段性,针对各阶段的立法任务、特点和客观

要求,做好立法工作; 就要重视各阶段立法活动的关联性和完整性,从事某一阶段的立法活动,要想到为其他阶段立法活动准备条件,或积极利用以前阶段的成果和经验。

因此,在立法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进行。

(2)立法应贯彻立法原则的要求

①宪法原则

立法应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是万法之母,是其他所有法律和法规直接或间接的立法基础。

②法治原则

立法应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立法的法治原则的内容和要求:

a. 一切立法权的存在和行使都应有法的根据; 立法活动的绝大多数环节都依法运行; 立法主体进行活动,其行为应以法为准则,行使法定职权,履行法定职责。

b. 规范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的法,应充分反映人民的意愿,有利于立法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保障人的各种基本权利。

c. 关于立法方面的法,在立法活动中具有最高地位和权威,获得普遍服从,任何立法主体违反了它都要受到应有的追究。

③民主原则

a. 民主原则的必要性主要有:

第一,实现人民主权所必需;

第二,反映人民意志和客观规律所必需;

第三,是对立法实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防止滥用立法职权、个人独断或不尽立法职守所必需。

b. 民主原则的要求主要有:

第一,需要从国情出发,建立较为完备的民主立法制度;

第二,要根据国情,在观念和制度的结合上坚持立法的民主原则;

第三,要注意民主和集中相结合。

④科学原则

a. 立法的科学原则问题,也就是立法的科学化和现代化问题。科学原则的意义包括:

第一,坚持立法的科学原则,有助于产生建设现代法治国家所需要的高质量的良法;

第二,有益于尊重立法规律、克服立法中的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

第三,有利于避免或减少错误和失误,降低成本,提高立法效益。b. 科学原则要求主要有:第一,需要实现立法观念的科学化和现代化。第二,需要从制度上解决问题。要建立科学的立法权限划分体制、立法主体设置体制、立法运行体制。第三,要解决方法、策略和其他技术问题。

4. 大陆法系特征概述。

【答案】大陆法系又称罗马一日耳曼法系、民法法系、法典法系等,是指以古罗马法为基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