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847旅游学综合之《旅游学》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 摘要
一、简述题
1. 选择重点国际旅游客源市场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案】根据旅游产品需求函数模型,旅游目的地营销者在选择重点客源市场,特别是在选择重点客源国时,主要应就以下只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①有关该客源国居民出国旅游市场潜力的因素,即决定该国居民出国旅游人数、出游人天数以及旅游消费开支额大小的各种变量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该客源国的:人口规模; 人均收入水平或人均GDP ; 国民收入或财富分配状况(贫富差异状况); 国民受教育程度状况; 城市化程度; 人日年龄构成以及职业构成; 休假制度安排,特别是国民享有闲暇时间的数量。
②有关前往该东道国旅游的消费开支的影响因素。旅游者实现一次完整旅游经历所需支付的消费开支可分为两大类:
a. 影响交通运输费用大小的因素主要包括两国之间的旅行距离、旅途所需的时间以及旅途中的通常性开支等。
b. 影响在旅游目的国停留期间全部必需费用大小的因素主要包括该客源国与该东道国的相对消费水平、物价比率以及货币兑换率(汇率)等。
③有关该东道国旅游供给形象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可影响该客源国旅游消费者在所需开支大致相同的各旅游目的国之间进行选择的那些因素,其中包括:该东道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 该东道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可供参观游览的旅游景点或吸引物的数量; 该地旅游问讯服务的便利程度; 是否存在语言障碍及其程度; 该东道国与该客源国的历史文化联系; 该东道国的气候; 该东道国当地的交通和通讯服务情况; 该东道国的卫生与健康情况; 饮食适应情况; 住宿设施的便利情况; 在该地开展活动时的人流拥挤情况,等等。
(3)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构成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这一情况的出现是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我国与各客源地有关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客源市场的多元化并非意味着没有重点可以选择。选择重点客源市场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便于有重点地开展营销宣传,使有限的营销预算开支获得最佳的市场开发效益;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通过有重点地选择高质量的客源市场,在增大旅游收入的同时,尽可能减小因此而付出的社会代价。
就发展国际旅游业而言,强调有重点地选择客源市场并非意味着将会形成对某些客源市场的依赖。对于一个旅游接待国来说,客源市场的多元化有助于分散市场风险,而目标市场的重点化
有利于集中有限的营销资源,更为有效地开展市场营销工作。这两者都不可偏废,追求两者的适当统一才是理想的旅游市场战略。
2. 简述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特点。
【答案】根据进入新千年以来的情况,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表现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1)增长速度快
首先是出境旅游人次增长速度快。随着出境旅游政策的放宽和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增多,近年来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规模持续增大,这一期间,虽然因私出境人次和因公出境人次都在增加,但因公出境人员所占的比例相对下降,因私出境人员所占的比例则在增大。另一方面,由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旅游人数小仅所占比例较低,而且其比重呈下降趋势。出境旅游规模的持续上升和散客比重的不断增大,反映出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正在加速走向成熟。此外则是出境旅游消费额增长速度快。从人均消费支出看,我国公民出境旅游者在海外逗留期间的人均消费开支也己超过来我国内地入境旅游者的人均消费开支。
(2)出境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范围拓宽
进入新千年以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各个领域中的国际交往都在增多。为了配合这些发展,中国政府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确定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目的地。这使得我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时,对出游目的地有了更多的选择。
(3)客流流向以亚太地区为主
在出境旅游的客流方面,尽管可供选择的目的地很多,但主要流向1直都是近距离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那些开放时间比较早、距离比较近的亚太地区旅游目的地。
(4)港澳游份额最大
香港和澳门作为我国内地居民的出境旅游日的地,具有旅行距离近,文化障碍小等优势。尤其是在中央政府批准开放“港澳自由行”之后,内地居民前往该地旅游的客流量最大,并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二、论述题
3. 决定一项旅游资源价值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为什么?
【答案】(1)一项旅游资源的价值大小,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品质及其坐落地点这两个方面的结合情况。
(2)自身品质与坐落地点成为决定旅游资源价值大小的主要因素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①自身品质是指该项旅游资源的自身特色与品位。
假定不考虑其他的作用因素,一项旅游资源自身特色越突出,品位越高,所能吸引来访游客的数量也就越多,该项旅游资源的价值也就越高; 反之则越低。
鉴于这一品质如果不为旅游消费者市场所了解,则无异于客观上不存在,因此这一品质必须是己为人们所了解或感知的品质,特别是已为客源市场所了解或感知的品质。
②坐落地点指该项旅游资源所在的地理区位。
坐落地点之所以构成旅游资源价值的另一决定因素,是因为它意味着该项旅游资源距离主要
旅游地域客源市场的远近,意味着该项旅游资源所在地点的可进入性程度。
③决定某地旅游业成功发展的客观条件在于该地拥有高品质的旅游资源,在于该地的地理区位或可进入性程度,在于主要客源地区居民对这些旅游资源的了解和感知。虽然旅游服务的质量高低可能会强化或削弱该地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但是无论如何旅游资源本身始终都是该地旅游吸引力的基础或本源。
4. 人类早期的迁移活动是否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范畴? 为什么?
【答案】人类早期的迁移活动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范畴,原因是:
(1)综观世界各地的旅游研究,人们普遍认为,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是由人类早期的旅行活动发展和演进而来的。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无论如何,我们不宜因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可溯源于古代的旅行活动,便将人类早期的旅行活动等同于现今意义的旅游活动。
(2)由十物质基础的缺乏和社会生活范围的制约,截止到新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并不存在有意识地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在这一时期中,人类确实有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生活的迁移活动,其特点主要是:
①所有这些迁移活动都是迫于某些自然因素或特定人为因素的威胁而发生,因而具有被迫性的特点;
②所有这些迁移活动的发生都是出于谋求生存的需要,因而具有求生性的特点。这类迫于生存需要而远走他乡的迁移活动,属于逃荒、避难或移民活动,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愿旅行。
(3)在原始社会的旱期,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客观上没有开展旅行活动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也不存在外出旅行的愿望。虽然当时的人们确有迁移活动发生,但这些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说明它们既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自愿旅行,更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
5. 现代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哪些特点? 认识这些特点的意义何在?
【答案】(1)现代旅游活动开展的特点
①普及性
关于现代旅游活动的普及性表现,主要从大众旅游、奖励旅游和社会旅游等二个方面加以阐述:
a. 大众旅游
大众旅游有双重含义,大众旅游首先是指的是大众化旅游或旅游活动的大众化,亦即旅游活动参加者的人员范围己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大众旅游又称为大众型旅游,即随着现代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开展而形成的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大众型旅游模式。
b. 奖励旅游
奖励旅游是指公司、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为了激励员工,组织他们及其配偶外出旅游度假的活动。奖励旅游活动的开展一般都是由本公司的高层领导出面作陪,这对于受奖员工来说无疑是一种殊荣。奖励旅游的出游目的地通常都经特别挑选,一般都是选择员工个人不大容易前往的地方。最为与众不同的是,在奖励旅游活动期间,陪同活动的本公司高层领导通常都会抽出半天或一天的时间组织开会,与受奖者一起共商本公司的发展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