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东周青铜鉴研究

关键词:东周 青铜鉴 研究

  摘要

青铜鉴出现于春秋中晚期,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是东周青铜礼容中十分重要的器类。本文共分十章。第一章主要探讨了青铜鉴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案和青铜鉴的研究历史与现状。青铜鉴无论其自身的研究价值还是所蕴含的礼制意义,都值得重视、研究。目前对青铜鉴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第二章探讨了青铜鉴的定名与功用。青铜鉴的定名来源于自名。青铜鉴是盛水之器,其本义为照容之用,之后增加了冰冷御热或保温酒水或食物的功能。其陈设使用多在宗庙祭祀场所。第三章对青铜鉴进行了类型学分析。东周铜鉴可分为两种:圆体鉴和方体鉴。其中圆体铜鉴又可以分为三类:平底或圜底铜鉴,圈足铜鉴和三足铜鉴。第四章探讨了青铜鉴的分期与演变。青铜鉴的发展演变可分为三期:发生期(春秋中晚期之际)、兴盛期(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和衰落期(战国晚期)。其演变趋势大致为:器型由不规整到规整再到不规整,形制由单一到丰富再到单一,器体由轻薄到厚重再到轻薄,纹饰由简单到繁缛再到素朴的过程。青铜鉴的重心逐渐下移,形态逐渐宽侈。第五章探讨了各期青铜鉴的纹饰的特点和组合情况。第六章探讨了青铜鉴的铭文的著录与考释以及铭文的位置和铸造情况。第七章分析了青铜鉴的组合及其使用人群的级别与性别。绝大多数东周青铜鉴出于7鼎以上高等级墓葬。青铜鉴的使用者的性别大致是男性的比例高于女性,这可能与当时男性墓葬的规格普遍高于女性有关。第八章探讨了青铜鉴的区域特征。青铜鉴的区域特征较为分明。青铜鉴主要流行于河南王畿文化区与山西晋文化区。湖北、安徽等楚文化区也有一定数量出土,其他文化区仅有少量发现。第九章探讨了青铜鉴的起源与流传。青铜鉴可能来源于陶鉴,而陶鉴可能以陶盆为原形的同时,借鉴了铜盂之巨然体型。青铜鉴的流传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直接承袭原有形制及自名,仍称为鉴;二是保留了东周铜鉴的主要特征,而略加变化,形成了新的器类;三是借鉴了东周铜鉴的部分特征,并参考了其他器类的部分特征形成新的器型。第十章探讨了青铜鉴在东周青铜礼容器中的地位。本章从出土青铜鉴的墓葬级别、青铜鉴纹饰的特殊性、青铜鉴对后世青铜容器持久深远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探讨了青铜鉴在东周青铜容器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