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太原理工大学833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之数据结构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数组

A.55

B.45

C.36

D.16

【答案】B 中含有元素的个数( )。

【解析】该数组为三维数组。其个数为5*3*3=45。

2. 下列选项给出的是从根分别到达两个叶节点路径上的权值序列, 能属于同一棵哈夫曼树的是( )。

A.24, 10, 5和24, 10, 7

B.24, 10, 5和24, 12, 7

C.24, 10, 10和24, 14, 11

D.24, 10, 5和24, 14, 6

【答案】D

【解析】哈夫曼树是带权路径长度最短的二叉树。由根节点出发到两个叶子节路径中, 第二个被访问的两个结点的权值要么相等, 要么和为根节点的权值, 故B 项错误。同理, 通过第三个被访问的节点排除A 项。C 项, 由两条路径可推出三个叶子节点的权值分别是:3、10和11, 而根据哈夫曼树的定义可知, 权值为3的节点应该和权值为10的结点结合, 故C 项错误。D 项, 反推出有四个叶子节点, 权值分别为:5、5、6和8, 满足哈夫曼树的条件。

3. 已知广义表LS =((a,b ,c) ,(d,e ,f)) , 用head 和tail 数取出LS 中原子e 的运算是( )。

A.head(tail(LS))

B.tail(head(LS))

C.head(tail(head(tail(LS)))

D.head(tail(tail(head(LS))))

【答案】C

【解析】head 操作就是得到广义表中第一个的原子。tail 操作就是得到除第一个原子外剩下元素构成的表。tail(LS)得到((d,e ,f)) ,head(tail(LS))得到(d,e ,f)tail(head(tail(LS)))得到(e,f) ,head(tail(head(tail(LS))) 得到e 。

4. 下列关于IP 路由器功能的描述中, 正确的是( )。

Ⅰ. 运行路由协议, 设置路由表;

Ⅱ. 监测到拥塞时, 合理丢弃IP 分组;

Ⅲ. 对收到的IP 分组头进行差错校验, 确保传输的IP 分组不丢失;

Ⅳ. 根据收到的IP 分组的目的IP 地址, 将其转发到合适的输出线路上。

A. 仅Ⅲ、Ⅳ

B. 仅Ⅰ、Ⅱ、Ⅲ

C. 仅Ⅰ、Ⅱ、Ⅳ

D. Ⅰ、Ⅱ、Ⅲ、Ⅳ

【答案】C 。

【解析】路由器的主要功能是路由和转发, 因此Ⅰ和Ⅳ是正确的, 而针对Ⅱ和Ⅲ, 可以从ICMP 协议的差错控制出发, 注意检测到拥塞时, 合理丢弃IP 分组, 并回传ICMP 源抑制报文, Ⅱ是正确的, 而Ⅲ对收到的IP 分组头进行差错校验, 确保传输的IP 分组不丢失, 差错校验是正确的, 但网络层不

保证IP 分组不丢失, 也就是不可靠的, 因此Ⅲ的说法错误, 正确的说法仅Ⅰ、Ⅱ、Ⅳ, 因此答案是C 。

5. 已知序列25, 13, 10, 12, 9是大根堆, 在序列尾部插入新元素18, 将其再调整为大根堆, 调整过程中元素之间进行的比较次数是( )。

A.1

B.2

C.4

D.5

【答案】B

【解析】对堆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 有可能不满足堆的性质, 堆被破坏, 需要调整为新堆。

(1)为原堆,

(2)为插入18后,

(3)比较10与18, 交换后,

(4)比较25与18, 不交换, 即为调整后的新的大根堆。

因此调整过程中元素之间进行的比较次数为2。

6. 下列选项中, 用于设备和控制器(

A.PCI

B.USB

C.AGP D.

【答案】B 接口) 之间互连的接口标准是( )

【解析】设备和设备控制器之间的接口是USB 接口, 其余选项不符合, 故答案为B 。

7. 有一个100*90的稀疏矩阵,非0元素有10个,设每个整型数占2字节,则用三元组表示该矩阵时,所需的字节数是( )。

A.60

B.66

C.18000

D.33

【答案】B

【解析】如果是全部,则是需要100*90*2个字节;但是用三元组表示的话,只需要记录非零数据的X 坐标,Y 坐标,数值即可,就是每个非零数字需要占用三个整数的空间,即2*3=6字节,10个非零整数则是2*3*10=60字节;如果问有效元素占的空间大小,则选A 项,但是如果从整体来看,应该多一个用来记录矩阵宽(100)、高(90)、默认值(0)的元素,所以还应该多算6个字节。所以全部为66字节,选B 项。

8. 已知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6层(设根为第1层) 有8个叶结点,则该完全二叉树的结点个数最多是( ).

A.39

B.52

C.111

D.119

【答案】C

【解析】完全二叉树的一个特点是:叶子结点只能出现在最下层和次下层. 题目中没有说明完全二叉树的高度,首先由完全二叉树的特点确定题目中树的高度. 根据题意,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6层(设根为第1层) 有8个叶结点,可知此二叉树的高度是6或7. 题目中求二叉树的结点数最多的情况,因此此完全二叉树的高度为7. 由于高度为7的完全二叉树的前6层是一棵满二叉树,根据二叉树的性质2可知,高度为6的满二叉树的结点数是

目中二叉树的第6层结点数是. 又根据二叉树的性质1可知,题个结点,已知有8个叶子结点,那么其余32﹣8=24个结点均为分支结点,这些结点在第7层上最多有48个子结点(即叶子结点). 所以此二叉树的结点数最多 可达

9. 将森林F 转换为对应的二叉树T , F 中叶结点的个数等于( )

A.T 中叶结点的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