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26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组织文化

【答案】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其任务是努力创造这些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共同的行为准则。其特征包括:

①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价值观;

②组织文化的中心是以人为主体的文化;

③组织文化的管理方式是以软性管理为主:

④组织文化的重要任务是增强群体凝聚力。

2. 工作轮换

【答案】工作轮换是指使各级主管人员在不同部门的不同主管位置或非主管位置上轮流工作,以使其全面了解整个组织的不同工作内容得到各种不同的经验,为其今后在较高层次上任职打好基础。工作轮换有两种具体形式:一是受训者到不同部门考察工作但不会介入所考察部门的工作; 二是受训者介入不同部门的工作。工作轮换有利于促进员工对组织不同部门的了解,从而对整个组织的运作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 有利于提高员工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决策能力,帮助他们选择更合适的工作; 有利于部门之间的了解和合作; 但也会存在诸如增加培训费用、难以培养专业化人才等不足。

3. 网络图

【答案】网络图是用箭线和节点将某项工作的流程表示出来的图形。根据绘图表达方法的不同,分为双代号表示法(以箭线表示工作)和单代号表示法(以节点表示工作); 根据表达的逻辑关系和时间参数肯定与否,又可分为肯定型和非肯定型两大类; 根据计划目标的多少,可以分为单目标网络模型和多目标网络模型。其组成元素为箭线、节点和线路。节点和箭线在不同的网络图形中有不同的含义,在单代号网络图中,节点表不工作,箭线表示关系,而在双代号网络图中,箭线表示工作及走向,节点表示工作的开始和结束。线路是指从起点到节点的一条通路,工期最长的一条线路称为关键线路,关键线路上工作的时间必须保证,否则会出现工期的延误。

4. 信息

【答案】信息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的结果。信息被用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从而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但信息和数据的区别不是绝对的。

信息的生成过程如图所示。

图 从数据转化为信息的过程

信息具有如下特征:

(1)价值的不确定性;

(2)内容的可干扰性;

(3)形式和内容的更替性。

5. 古典决策理论

【答案】古典决策理论又称规范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来的,主要盛行于1950年代以前。古典决策理论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1)古典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

②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

③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自上而下的执行命令的组织体系;

④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都是在于使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2)古典决策理论假设

①作为决策者的管理者是完全理性的;

②决策环境条件的稳定与否是可以被改变的;

③决策者能够充分了解有关信息情报;

④作出完成组织目标的最佳决策。

可以看出,古典决策理论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不一定能指导实际的决策活动。

6. 正强化和负强化

【答案】强化理论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1)正强化。指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正强化的刺激物不仅包含奖金等物质奖励,还包含表扬、提升、改善工作关系等精神奖励。为了使强化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必须注意实施不同的强化方式。有的正强化是连续的、固定的,譬如对每一次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都给予强化,或每隔一固定的时间给予一定数量的强

化。尽管这种强化有及时刺激、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对这种正强化有越来越高的期望,或者认为这种正强化是理所当然的。管理者需要不断加强这种正强化,否则其作用会减弱甚至不再起到刺激行为的作用。另一种正强化的方式是间断的、时间和数量都不固定的,管理者根据组织的需要和个人行为在工作中的反映,不定期、不定量实施强化,使每次强化都能起到较大的效果。实践证明,后一种正强化更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2)负强化。指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实际上,不进行正强化也是一种负强化。譬如,过去对某种行为进行正强化,现在组织不再需要这种行为,但基于这种行为并不妨碍组织日标的实现,这时就可以取消正强化,使行为减少或者不再重复出现。负强化还包括减少奖金或罚款、批评、降级等。实施负强化的方式与正强化有所差异,应以连续负强化为主,即对每一次不符合组织的行为都应及时予以负强化,消除人们的侥幸心理,减少直至消除这种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

7. 变革型领导者

【答案】“变革型领导”作为一种重要的领导理论起源于美国政治社会学家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的经典著作《Leadership 》。他将变革型领导者(transformational leaders )定义为,领导者通过让员工意识到所承担任务的重要意义和责任,激发下属的高层次需要或扩展下属的需要和愿望,使下属为团队、组织和更大的政治利益超越个人利益。他们激励和鼓舞下属取得辉煌的成就。他们关注每一个下属的兴趣所在与发展需要; 他们帮助下属用新视角看待老问题从而改变了下属对问题的看法; 他们能够激励、调动和鼓舞下属为实现群体目标付出更大的努力。

变革型领导行为的前提是领导者必须明确组织的发展前景和目标,下属必须接受领导的可信性。其主要特征为:①超越了交换的诱因,通过对员工的开发、智力激励、鼓励员工为群体的目标、任务以及发展前景超越自我的利益,实现预期的绩效目标。②集中关注较为长期的目标,强调以发展的眼光,鼓励员工发挥创新能力,并改变和调整整个组织系统,为实现预期日标创造良好的氛围。③引导员工不仅为了他人的发展,也为了自身的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

8. 无边界组织

【答案】无边界组织是指其横向的、纵向的或外部的边界不由某种预先设定的结构所限定或定义的这样一种组织设计。边界有两种类型:内部边界和外部边界。内部边界包括横向边界和纵向边界。横向边界由工作专门化和部门化形成,而纵向边界则是将员工划归为不同的组织层级。外部边界是将组织与其顾客、供应商及其他利益相关群体分离开来的隔墙。管理者可以运用虚拟或网络的结构设计削弱甚至消除这些边界。无边界组织是相对于有边界组织而言的。有边界组织要保留边界,完全是为了保证组织的稳定与秩序。但无边界组织也需要稳定和呈现度,所以它绝不是要完全否定企业组织必有的控制手段,包括工作分析、岗位定级、职责权力等等的设定,只是不能把它们僵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