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01808细胞生物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募集结构域

【答案】

存在于凋亡起始

聚合,

2. 双线期和 以及凋亡相关接头蛋白分子中,通过结构域之间的能够彼此结合或与接头蛋白结合,被募集到上游信号复合物中活化。

【答案】双线期是指在第一减数分裂前期,继粗线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重组阶段结束,

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仅留几处相互联系,四分体结构变得清晰可见。在双线期可见染色体交叉。

3. SRP

【答案】SRP 的全称为中文名称是信号识别颗粒。SRP 是指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质中,由300个核苷酸组成的7SRNA 和六种蛋白结合组成的复合体,一般游离在细胞质中。当新合成多肽的信号肽从多聚核糖体上延伸暴露出来,能与信号肽识别颗粒结合,接着与内质网停泊蛋白SRP 受体结合,从而将新生肽和核糖体带到内质网上。SRP 上有三个结合位点:信号肽识别结合位点,SRP 受体蛋白结合位点,翻译暂停结构域。

4. 灯刷染色体

【答案】灯刷染色体是指在两栖类卵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时,停留在双线期的染色体,它是一个二价体,包含4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由一条染色质纤维构成,每条纤维分化为主轴以及主轴两侧数以万计的侧环,而且双线期同源染色体尚未完全解除联会,因此可以见到交叉,其形状如灯刷,故名灯刷染色体。

5.

【答案】的中文译名是转位酶,转位酶又称磷脂转位蛋白,可将磷脂从膜的一侧翻转到另一侧,且对磷脂移动具有选择性,对保证膜中磷脂分布的不对称性有重要作用。

6. cristae

【答案】cristae 的中文名称是嵴。嵴是指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的结构,增大了线粒体内膜的总表面积,为线粒体产能生化反应提供了充足的场所。嵴的形状、数量和排列与细胞种类及生理状况密切相关。在不同的真核生物中,线粒体嵴的形态不同:动物细胞中常见“袋状嵴”、植物细胞多为“管状嵴”。需求较多的细胞中线粒体嵴的数量较多。

7. 内吞作用(endocytosis )。

【答案】内吞作用,又称入胞作用,是细胞将胞外的大分子或颗粒状物质转运到胞内的方式。

当被转运的大分子或颗粒状物质靠近细胞膜并结合于细胞表面后,膜逐渐内陷将其包围,形成吞噬小泡进入细胞内。根据入胞物质的性质及大小,可将内吞作用分成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两种类型。而根据内吞物质是否4专一性,又可将内吞作用分为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和非特异性的内吞作用两种情况。

8. 第二信使

【答案】第二信使是指受细胞外信号的作用,在细胞质溶质内形成或向细胞质溶质释放的细胞内小分子,负责将信号传到细胞内部,如

号转导途径中行使携带和放大信号的功能。

等。第二信使通过其浓度变化(增加或减少)应答胞外信号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调节细胞内酶和非酶蛋白的活性,从而在细胞信

二、简答题

9. 试述化学渗透假说的主要内容。

【答案】化学渗透假说内容:电子传递链各组分在线粒体内膜中不对称分布,当高能电子沿其传递时,

所释放的能量将

过从基质栗到膜间隙,形成电化学梯度。在这个梯度驱使下,穿

抽合成酶回到基质,同时合成电化学梯度中蕴藏的能量储存到高能磷酸键。电子及质子通过呼吸链上电子载体和氢载体的交替传递,在线粒体内膜上形成3次回路,导致3对

提至膜间隙,生成3个分子。

10.癌细胞为什么不受机体的约束而恶性增殖?

【答案】癌细胞不受机体的约束而恶性增殖,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癌细胞表面出现与诱发癌肿瘤相关的胚胎抗原,有时出现去遮盖表面抗原等,还有癌细胞的鞘糖脂常有改变,这导致癌瘤相关抗原的出现,这可能与癌细胞的生长失控有关。正常细胞内存在的原癌基因受致癌因素(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刺激而被激活变成癌基因,这是外因、内因与癌基因活动相关的结果。癌基因的表达产生质和量上异常的癌蛋白,这些癌蛋白可以是细胞生长因子,也可以是生长因子受体,这些癌细胞不受细胞增殖的调控而无限増殖,引起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而致瘸。

11.根据图,写一段关于扩散与渗透的描述。

【答案】扩散和渗透都是物质从渗透压高的一方向渗透压低的一方扩散,直到达到平衡。它们的区别为:

(1)在扩散中,主要是溶质的运动,即溶质从浓度高的一方向浓度低的一方运动。扩散是由分子的热运动引起的迁移现象。

(2)在渗透中,溶质一般不运动,而是溶剂从浓度低的一方向浓度高的一方运动,旨在使二者的渗透压最终达到平衡。

,有不同的运动特性,这取决物质在通过两种渗透压不同的溶液的交界面时(通常为一层膜)

于膜孔径的大小和选择性,以及溶质分子的尺寸等。这也是造成扩散和渗透的本质原因。

12.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途径有哪些?各途径所合成蛋白质的命运又是什么?

【答案】(1)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途径

; ①肽链边合成边转运至内质网腔中的方式(共翻译转运途径)

②先合成再转运(后翻译转运途径)。

(2)两种途径合成蛋白质的命运

①共翻译转运途径:蛋白质合成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后,由信号肽引导至糙面内质网,然后新生肽边合成边转入糙面内质网中,再经高尔基体加工包装转运至溶酶体、细胞质膜或者分泌到细胞外,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本身的蛋白质分选也是通过这一途径完成的。

②后翻译转运途径:在细胞质基质游离核糖体上完成多肽链的合成,然后转运至膜围绕的细胞器中,如线粒体、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及细胞核;或者成为细胞质基质的可溶性驻留蛋白和骨架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