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713历史地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球状风化

【答案】球状风化是指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风化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角部受三个方向的风化,而面上只受一个方向的风化,故棱角逐渐缩减,最终趋向球形的风化过程。

2. 地缝合线

【答案】两陆地板块的碰撞结合地带就是地缝合线。两个大陆板块汇聚时,在原弧沟系中发生碰撞,于是产生大规模的水平挤压,褶皱成巨大的山系。现在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地带,就是古特提斯海消失形成的一条地缝合线。

3. 经济环境

【答案】经济环境是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生产力实体具有二重性,从自然属性来评价,这种地域特征属于人为环境:从技术经济角度考察,这种地域则属于经济环境或经济地理环境。

4. 喀斯特地貌

【答案】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其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由于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可溶于水,因此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形成喀斯特地貌。喀斯特研究在理论和生产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喀斯特地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5. 河漫滩

【答案】河漫滩是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洪水时被淹没,中水时出露的滩地。它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由于横向环流作用,V 字形河谷展宽,冲积物组成浅滩,浅滩加宽,枯水期大片露出水面成为雏形河漫滩,之后洪水携带的物质不断沉积,形成河漫滩。河漫滩的地面大多比较平缓,在平原区比较顺直的河床两侧,常有自然堤发育,堤外地势一般比较低洼;在弯曲河床的两侧常有迂回扇发育,地面出现鬃岗与岗间洼地相间分布的现象:在河曲发育的河漫滩上,由于河流裁弯取直,还可能留下许多牛扼湖或废弃河道。

6. 太阳辐射

【答案】太阳辐射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虽然地球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太阳向宇宙空间放射的总辐射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但却是地球表层能量的主要来源。它在大气上界的分布是由地球的天文位置决定的,称为天文辐射,由天文辐射决定的气候称为天文气候,天文气候反映了全球气候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的基本轮廓。太阳辐射随季节变化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了四季,除太阳本身的变化外,天文辐射能量主要决定于口地距离、太阳高度角和昼长。

7. 自然地理学

【答案】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研究对象包括天然的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它具有一定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自然地理学的分科主要涉及两个层次:即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的称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称为部门自然地理学。它们包括该系统两级组织水平的研究。

8. 岩石圈

【答案】岩石圈是由地球最外层平均厚度约100千米的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所组成的圈层。它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由花岗质岩、玄武质岩和超基性岩组成。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它们存在的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一一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的变质转化。岩石圈可分为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一大洋洲板块、南极洲板块6大板块。

9. 流水作用

【答案】流水作用是指流水对地表岩石和土壤进行侵蚀,对地表松散物质和它侵蚀的物质以及水溶解的物质进行搬运,最后由于流水动能的减弱又使其搬运物质沉积下来的作用。一般可将其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①侵蚀作用是指水流掀起地表物质、破坏地表形态的作用;②搬运作用是指水流在流动中携带大量泥沙并推动河底砾石向前移动的作用;③堆积作用是指流水携带的泥沙,由于条件改变(如坡度变缓,流速变慢,水量减少和泥沙增多等)使流水搬运能力减弱而发生堆积的作用。对一种河流来说,在正常情况下,其上游多以侵蚀为主,下游以堆积为主。

10.沉积作用

【答案】沉积作用是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广义的沉积作用指造岩沉积物质进行堆积和形成岩石的作用,包括母岩的解离、解离物质的搬运和在适当场所的沉积、堆积,以及经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变化,固结为坚硬岩石的作用;狭义的沉积作用指介质中悬浮状物质的机械沉淀作用。按沉积环境可分为大陆沉积与海洋沉积两类;按沉积作用方式可分为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三类。

二、简答题

11.为什么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

【答案】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价值二个方面。

(1)直接使用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是多方面的,人类的食物几乎完全取自生物,许多野生生物的遗传资源(例如抗病性,抗旱性等)被用来改良农作物、家畜和家禽的品种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2)间接使用价值

生物多样性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等方面的作用于分明显。

①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

②能够减缓气温的剧烈变化、增加空气湿度和减少早涝灾害的发生。

③吸收和分解环境中的有机废物、农药和其他污染物,减少空气中尘埃和细菌的数量,净化大气、改善环境。

(3)潜在价值

为后代人在利用生物多样性方面提供选择机会的价值。

12.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答案】大气的主要成分包括干洁空气、水汽以及固、液体杂质。

(1)干洁空气

干洁空气是指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氧、氯、二氧化碳等。

①氮气对太阳紫外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

②丰富的氧气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繁殖的必要条件。

③二氧化碳的存在是是光合作用发生的必要条件。

④臭氧具有强烈吸收太阳紫外辐射的能力,保护人类健康。

(2)水汽

水汽主要来源于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大气中水汽是唯一能发生相变的大气成分,同时,水汽能吸收和放出长波辐射能,在相变过程中释放和吸收热量。

(3)固、液体杂质

固、液体杂质易使水汽凝结,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但也有可能破坏地球的辐射平衡。

13.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他们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答案】(1)土壤由固相、液相、气相三相物质组成,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固相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及一些活的微生物。

①土壤矿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