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以及和平与发展成为新时代世界性主题的背景下,一切创新研究都将需要团队的合作。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己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而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以高考为调控。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盲目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东西,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位置,成为知识灌输的对象,这种状况既阻碍了英语教学的开展,又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现在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为主旨。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重新确立教学观念,转化自己的角色。要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状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合作学习便是这种以人际互动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对于实现英语语言的交际功能,全面提升学生英语语言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合作学习是以小组学习为基本形式,充分调动教学中的一切积极因素,通过同伴间的交互活动,促成学生积极互动,积极探索去建构知识,并以团体成绩和个体成绩恰当结合为评价方法,达到学生主动、积极、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它的出现改变了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得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得以充分展现,促进学生在互帮互助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英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信息,因此英语教学必须注意创造自由交际的环境,将学生置于有交际的环境里,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材料的能力。所以,英语教学应该既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又是师生交往、同学交往等人际互动的过程。而合作性学习可以很好地解决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以及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从而达到理想的英语教学效果。
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本研究首先对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概括,对合作学习的概念、理论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然后为了检验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效果,笔者首先做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英语合作学习的态度,发现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支持在英语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笔者对其原因做了深刻的剖析,归于两点:其一是因为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根深蒂固,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受到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因此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所有学生都完全接受它。其二是因为教师本身缺乏系统科学的合作学习的理论知识,从而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的指导。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此外,由笔者对两个无显著差异的班级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授课,实验班运用合作学习方法,对照班为传统教学法,并对两个班级进行了前测﹑中测和后测。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在采用了合作学习方法后英语成绩明显超越了对照班。这说明高中英语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是可行的,而且效果显著。最后对英语教学中采取合作学习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笔者也为将来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参考建议。同时,本文指出了此项研究的局限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