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贵州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通货膨胀目标制

【答案】通货膨胀目标制指货币当局事先向社会公众宣布年度物价上涨目标,并通过观察包括货币供应量、失业率、股票指数在内的一系列指标来定期分析经济态势和物价走势,做出适当的货币政策操作,确保实际物价水平维持在公布的通货膨胀预期目标之内。

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一种货币政策策略包含了五个基本因素:①公开宣布中期通货膨胀目标值; ②在制度上承诺把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其它目标置于从属地位; ③除了货币总量和汇率外,其它信息变量亦能决定政策工具的操作环境; ④货币当局的计划、目标、决议对公众有更多的透明度; ⑤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目标的达到有更多的责任。

通货膨胀目标制把通货膨胀放在首位,迫使中央银行通过对未来价格变动的预钡」把握通货膨胀的变动趋势,提前采取紧缩政策抑制持续性的通货膨胀压力,或提前采取扩张的政策来应对持续性的通货紧缩。

2. 公募发行

是向广泛的而非特定投资者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公募发行涉及到众多的投资者,其社会责任和影响很大,政府对证券的公募发行控制很严,要求发行人具备较高的条件。公募证券可以上市流通,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易被广大投资者接受。

【答案】

3. 创业板市场

【答案】创业板市场是指风险资本所培育的企业,在上市之初,一般具有经营历史短、资产规模小的特点,加之它们是在一些新的领域内发展,失败的风险较大,通常满足不了一般的上市条件。而风险投资家又无不力求较早地把企业推向市场以撤出资金。鉴于这样的原因,需要建立有别于成熟企业股票发行和交易的市场,专门对小型企业以及创业企业的股票进行交易。这种市场一般称为创业板市场,或二板市场、小盘股市场。创业板市场是主板市场之外的专业市场,其主要特点是在上市条件方面对企业经营历史和经营规模有较低的要求,但注重企业的经营活跃性和发展潜力。

4. 金融脆弱性

【答案】狭义的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业由于具有高负债经营的行业特点而容易失败。广义的金融脆弱性泛指一切融资领域一包括金融机构融资和市场融资中的风险积聚。

5. 货币失衡

是同货币均衡相对应的概念,又称货币供求的非均衡,是指在货币流通过程中,货币供给(Ms )

,偏离货币需求(Ma )从而使二者之间不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其基本表现可以表示为:

【答案】

二、简答题

6. 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的区别。

【答案】(1)所谓原始存款,是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它包括商业银行吸收到的所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以两种具体的形式存在:一是商业银行持有的应付日常业务需要的库存现金; 二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这两者都是归商业银行持有的中央银行的负债,也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总负债中的一部分。商业银行所持有的这部分中央银行负债,对商业银行来说则是所拥有的一笔资产。这笔以准备金形式所持有的资产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商业银行遵照法律规定不能用以放款盈利的数额; 二是由于经营上的原因尚未用去的部分。前一部分属法定准备金,后一部分属超额准备金。

(2)所谓派生存款,它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是指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伸出来超过最初部分存款的存款,是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它是商业银行在其超额储备的基础上,将负债贷款转化的存款货币。这是商业银行货币的主要部分,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受其掌握的原始存款(商业银行掌握的部分基础货币)的限制,亦即支付能力或清偿能力的限制。因而,中央银行经常根据货币政策需要松紧银根,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吞吐基础货币,改变货币乘数,调控商业银行创造的派生存款的增加。

(3)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的区别:

①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的基础,没有原始存款,就没有派生存款,但在我国的整个货币供应总量中,派生存款的数量要大大多于原始存款。

②原始存款的来源是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而派生存款是在商业银行内部体系中产生的,他们的来源不同。

7. 简述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影响。

【答案】(1)国际资本流动即国际资本从一个国家(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地区)。或者说,国际资本流动是一国居民向另一国居民贷款或购买资产所有权的活动。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媒介是国际长期资本市场和短期资本市场。

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可以依据资本流动与实际生产、交换的关系分为两大类型:①与实际生产、交换发生直接联系的资本流动; ②与实际生产、交换没有直接联系的金融性资本的国际流动,即国际资金流动。

(2)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会产生如下的影响:

①国际资本流动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资本形成问题是不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核心问题。引进外资是促进不发达国家资本形成的一条有效途径。巨额的外资流入,为发展中国

家发展本国经济、增加出口贸易和提高国民收入,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对外资的引进和有效利用,可以拉动对不发达国家本地的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需求,提高对这些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率,拓展不发达国家的市场,提高其市场化程度,不仅对引进外资的不发达国家有利,对作为主要资本流出国的发达国家一也是有利的。

②国际资本流动有利十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日益扩大,国际金融活动已从国际贸易活动的附属物变成其基础,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国际投资,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a. 对外援助和投资,对接受国来说,有利于促进其经济发展,改善其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加速基础设施建设,使其发展对外贸易的基础与能力扩大,同时改善了直接投资的环境。

b. 对外援助与投资,对投资国来说,有利于改善其政治、经济与贸易环境,有利于其贸易的扩大,同时带动了其商品输出。此外,通过对外投资,便于投资者更好地收集商业情报,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从而进入东道国的贸易渠道。

c. 对外直接投资的部门对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起着优化作用。国际直接投资转向制造业、商业、金融、保险业,尤其是新兴工业部门,使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出现了以下变化:第一,国际服务业在迅速发展; 第二,国际贸易中中间产品增多; 第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中国家出口中制成品所占比重大大提高。

d. 国际资本流动有利于贸易方式的多样化。随着各大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日益扩大,许多跨国公司都设立了自己的贸易机构甚至贸易子公司,专营进出口业务,从而有效地降低了贸易成本。这种做法打破了传统的贸易由商人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中介人的形式,降低了贸易中间商和代理商的地位。

e. 国际资本流动推动了战后贸易的自由化。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加速了生产国际化的进程,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组织生产,其内部贸易也不断扩大。因此产品的国际间自由移动对于跨国公司的国际经营活动是}一分必要的,这种切身利益决定了跨国公司的贸易自由化程度。

f. 此外,以出口信贷形式存在的国际资本流动,有利于出口商资金周转与进口商解决支付困难,从而直接推动了国际贸易的扩大。

③国际资本流动有利于促进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a. 国际资本流动加速了全球经济和金融的一体化进程。b. 国际资本流动极大地增加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流动性。c. 适量的金融投机,有利于减小金融商品的价格波动幅度,确保市场价格的稳定性; 投机者进入金融市场承担并分散了原始金融市场的价格风险,使真正建立风险规避为主的理性金融投资市场成为可能; 投机者介入金融市场,大大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流通性和资金营运率。

④国际资本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国家,因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而得到了利用其国内盈余资金或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的便利条件。据世界银行统计,广大非石油输出国的不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甚至发达国家的国际收支赤字,大部分是通过从国际金融市场筹集资金来弥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