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本文以民国时期西安园林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方志文献的记载、民国时期报刊中有关来陕游客的一些游记、日记以及一些文学作品等为资料来源。研究先从复原工作入手,以个案研究为主要手法,分布在文章的一至三章。第一章为公共园林发展的概况,第二章为私家园林发展的概况,第三章泛泛涉及到了其他园林的概况。力求在复原的基础上找到园林发展的脉络。在具体的个案研究中主要涉及到园林的地理位置、建筑与规模、整修、管理、布局以及功能等内容。试图通过这些个案的研究来推论、演绎出当时园林的一般存在发展形式。由此文章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民国时期西安园林发展的主要特点表现在近代公园和古代园林相结合,当时人们在修建新式园林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古蹟园林的保护和维修;第二,私人园林与公共园林并存,但是私家园林又不同于我国传统时代严格意义上的私有性,是以私人的名义存在,却可供众人游玩;第三,园林的功能增强。之后,本文又从当时来陕游客身上入手,企图从这些实际的人类活动中来探讨园林在当时人们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园林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这样一个互动的过程。通过这部分的研究最终发现,当时来西安的游客大都青睐于古蹟园林,近代新兴公园则不受外来游客欢迎。由此看来,民国时期近代公园虽然有发展,但是落实到具体游客的身上,他们仍然青睐于传统园林。所以,由此联系到今天西安园林的发展情况,西安现在仍然保持着以古典园林为主的发展模式,这是符合西安本地园林发展规律的,民国时期的园林发展更加证明了这种模式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