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内蒙古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15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简答题

1. 假设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为一的直线,井且给出任意的价格P 1、P 2和收入M ,试说明消费者在大于、小于和等于b 时的最优选择。

【答案】如图所示,横轴表示商品X 1的数量,纵轴表示商品X 2的数量,线段AB 表示无差异曲线,其斜率为b 。

消费者的均衡

(1)当时,此时预算线比无差异曲线陡峭,消费者的均衡山此作出的预算线为图中的线段CD 。可以发现,最优选择点不是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交点,而是顶算线与纵轴的交点,即最优选择为

(2)当。 时,此时预算线比无差异曲线平缓,山此作出的预算线为图中的线段EF 。可以发现,最优选择点不是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交点,而是预算线与横轴的交点,

即最优选择为

(3)当时,此时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重合,这时预算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最优选择点。

2. 假设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 (x , y )=ln(x )+y, 约束条件为M=Px x+Py y ,试结合图形简要说明:

(1)该消费者对x 和y 商品的需求函数及其需求曲线;

(2)在x 和y 两种商品中,哪一个更符合生活必需品的特征,为什么?

【答案】(1)构造拉格朗日乘数法为:

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由①②③解得。

商品x 的需求曲线(假定商品y 的价格为常数)为:

商品x 的需求曲线商品

Y 的需求曲线(假定商品*的价格为常数)为:

商品Y 的需求曲线

(2)在x 和y 两种商品中,商品x 更符合生活必需品的特征。原因如下:给出的效用函数U (x ,y )=ln(x )+y对应的为拟线性偏好,是相对于生活必需品来讲的,通常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y 的喜好明显,而对另一种商品x 的喜好不明显。

3. 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用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更关心哪一个? 为什么?

【答案】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用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更关心劳动的边际产量。

平均产量(AP L )和边际产量(MP L )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就平均产量AP L 和边

际产量MP L 来说,当MP L >APL 时,AP L 曲线是上升的; 当MP L

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一般来说,平均产量可以衡量劳动生产率,当企业主发现平均产量开始下降就不会再雇用更多工人。企业在决定工人的雇用时,总是将工人的边际产量和工人的边际成本进行比较,边际产量大于边际成本时,企业会选择雇用工人。所以,企业主在雇用工人时更关注边际产量。

4. 简述需求价格弹性与企业总收益的关系。

【答案】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提供该商品的厂商的总收益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可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

(1)当E d >1,即需求富有弹性时,总收益与价格反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这是因为,当E d >1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增加的。相反,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减少的。

(2)当E d <1时,即需求缺乏弹性时,总收益与价格同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这是因为,当E d <1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能全部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减少的。相反,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增加的。

(3)当E d =1时,总收益和价格的变动没有关系。这是因为,当E d =1时,厂商变动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价格的变动率是相等的。这样一来,由价格变动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刚好等于由需求量变动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或增加量,所以,无论厂商是降价还是提价,销售收入值是固定不变的。

5. 为什么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

【答案】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不同的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其原因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