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生命科学学院819无机化学之无机化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生命科学学院819无机化学之无机化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 2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生命科学学院819无机化学之无机化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 . . 10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生命科学学院819无机化学之无机化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 . . 20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生命科学学院819无机化学之无机化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 . . 30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生命科学学院819无机化学之无机化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 . . 41

一、简答题

1. 试述铅蓄电池的基本原理。

【答案】

铅蓄电池是以原理为:

放电时: 负极

正极

充电时: 阳极

阴极

2.

试设计一个不用

【答案】

而能使下述离子分离的方案

作为正极

,

作为负极, 以硫酸作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 其基本

3.

有类似的结构

,

中0-0键长121pm ,

中0-0键长148pm , 为什么二者0-0键长

相差较大?

【答案】由于F 的电负性很大, 使0-F 键的电子对偏向F , O 周围的电子云密度减小, 这样, 分子中O 与O 之间的斥力降低, O-O 键长变短。因此,

4. 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⑴(2)(3)(4)(5)(6)

【答案】

(1)(2)(3)(4)(5)(6)

中铅的不同氧化态, 给出反应的方程式. 可看作由

组成,

其中有+ 2价, +4价两种氧化态,

低氧化态的

不溶于

.

与硝酸混合并加热充

溶液,

而棕黑色的

相比,

中的O-O 键长较短。

5.

试设计实验以验证

【答案】

红色固体

可溶于

,

生成无色的

分反应, 红色固体转为棕黑色

.

将反应后的液体离心分离, 过滤. 将滤液调至弱酸性,

加入

可证明滤液中的铅是(Ⅱ

).

将棕黑色沉淀与

混合, 加入

酸化, 溶液变红色,

证明沉淀是

.

溶液有黄色

沉淀产生, 即

6. 由电子构型阐明镧系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在4f 层上, 随着原子序数增加, 4f

轨道中电子的填充出现两种类型即

【答案】镧系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和次外层电子的构型基本相同, 从Ce 开始, 新增加的电子填充

.

当4f 层填满以后, 再填入5d 层. 由于镧系元素原子最外面两层电子结构相似, 只是4f 内层的电子结构不同, 而4f 层的电子结构对化学性质的影响不大, 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相近.

7. 为什么铈、镨、铽、镝的氧化态常呈现+4, 而钐、铕、铥、镱却能呈现+2氧化态?

【答案】铈、镨、铽、镝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分别为

:铈原子失去4个电子后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

和.

是全空的稳定结构;铽原子失去4个电子

后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是4f 半充满的稳定结构;镨和镝原子失去4个电子后原子的外

. 铕原子

层电子构型是接近全空或接近半充满的稳定结构. 所以铈、镨、铽、镝的氧化态常呈现+4.

钐、铕、铥、镱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分别为

:失去2个电子后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后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

, 是4f 半充满的稳定结构;镱原子失去2个电子

, 是4f 全充满的稳定结构;钐和铥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原子的

外层电子构型接近半充满或全充满的稳定结构. 所以, 钐、铕、铥、镱能呈现+2氧化态.

8. 试写出氮族元素所有三氯化物与水作用的方程式, 并解释和水解产物不同的原因。

【答案】水解反应方程式:

键的电子对偏向Cl 原子, 即Cl 带部分负

分子带部分正电荷的H 结合生成

分子中

分子中, Cl 的电负性比P 的电负性大得多

,

电荷而P

带部分正电荷。HCl

,

分子中带部分正电荷的P

分子中带部分负电荷的Cl

分子中的OH

结合生成

分子中, N 和Cl 的电负性相近, 但半径小的N 原子的孤对电子配位能力较强,

的H 配位最终生成NH3分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 N 与Cl 给电子能力不同。

分子中的0H 与Cl 结合生成HC10。

水解产物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N 和P 的电负性差别较大和

二、计算题

9. 在连通器两端分别装有储瓶的压力.

【答案】混合后混合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捐

, 代入上式中得

将式(1)和式(2)联立, 解得

即混合前

的压力为300kPa.

和装

储瓶的温度为227°C , 压力为500kPa ; 装

储瓶的温度为

27°C. 打开连接活塞, 体系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的温度为127°C , 总压力为400kPa , 求混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