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石油大学建筑构造(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叫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案】(1)无组织排水
无组织排水又称自由落水,是指屋面雨水直接从檐口滴落至地面的一种排水方式。自由落水构造简单,造价低廉,但自由下落的雨水会溅湿墙面。这种方法适用于低层建筑或檐高小于10m 的屋面,对于屋面汇水面积较大的多跨建筑或高层建筑都不应采用。
(2)有组织排水
有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有组织地流经天沟、檐沟、水落口、水落管等排水装置,系统地将屋面雨水排至地面或地下管沟的一种排水方式。其优缺点与无组织排水正好相反,由于优点较多,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2. 简述墙脚水平防潮层的设置位置、方式及特点。
【答案】墙脚是指室内地面以下、基础以上的这段墙体。内外墙都有墙脚,外墙的墙脚又称勒脚。由于砌体本身存在很多微孔以及墙脚所处的位置,就必须要做好墙脚防潮,增强勒脚的坚固及耐久性,排除房屋四周地面水。
(1)墙身防潮
①墙身防潮的方法是在墙脚铺设防潮层,防止土壤和地面水渗入砖墙体。
②墙身防潮层的构造做法,有防水砂浆防潮层、细石混凝土防潮层、油毡防潮层三种。
③墙脚采用不透水的材料,或设有钢筋混凝土地圈梁时,可以不设防潮层。
(2)勒脚防潮
12mm 厚1:2水泥白石子楽水刷石或斩①勒脚表面抹灰可采用8~15mm厚1:3水泥砂楽打底,
假石抹面。
②勒脚贴面可用天然石材或人工石材贴面,如花岗石、水磨石板等。贴面勒脚耐久性强、装饰效果好,用于标准较高的建筑。
③勒脚用坚固材料采用条石、混凝土等坚固耐久的材料做勒脚。
(3)外墙周围的排水处理
房屋四周可采用散水和明沟排除雨水。
①散水的做法是在夯实素土上铺三合土、混凝土等材料,散水与外墙交接处应设变形缝,变形缝用弹性材料嵌缝,防止外墙下沉时将散水拉裂。
②明沟的构造做法,可用砖砌、石砌、混凝土现浇,沟底应做纵坡,坡度为0.5%〜1%,坡向窨井。沟中心应正对屋檐滴水位置,外墙与明沟之问应做散水。
3. 门窗的作用和要求?
【答案】(1)作用
门和窗是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门的主要功能是交通联系,窗主要供采光和通风之用,它们均属建筑的围护构件。
(2)要求
设计门窗时,必须根据有关规范和建筑的使用要求来决定其形式及尺寸大小,还需满足建筑造型需要,构造需坚固、耐久,开启灵活,关闭紧严,便于维修和清洁等要求。
①功能和疏散要求
不同的建筑功能,建筑门窗的设置位置、大小、数量都各不相同,要满足正常的功能使用和安
②全疏散的需要。
窗户采光和通风要求
为获取良好的天然采光,保证房间足够的照度,外窗面积应根据房间功能来确定相应的窗地比,但房间的采光还和外窗的高、宽比例,窗外有无固定遮阳设施和外窗本身的采光性能有关。
③气密性、水密性和抗风压性能
门窗开启频繁,构件间缝隙较多,尤其是外门窗,如密闭不好则可能渗水和导致室外空气渗入。根据现行国家规范《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采用在标准状态下,气压差为10Pa 时的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qi 和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q2作为分级指标,将建筑外门窗气密性能分8级。
④保温性能
外门窗是建筑围护结构主要的散热部位,因此是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设计的重点。改善门窗保温性能主要选择热阻大的材料和合理的门窗构造方式。根据建筑门窗传热系数和玻璃门、外窗抗结露的能力,将保温性能分为10级。
⑤空气声隔声性能
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是指门窗阻隔声音通过空气传播的能力,通常用dB 来表示,外门、外窗主要按中低频噪声分级,内门、内窗主要按中高频噪声分级,根据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标准分为6级。
4. 柔性防水屋面中,设置隔汽层的目的是什么?隔汽层一般做法是什么?
【答案】(1)目的
柔性防水屋面中,设置隔汽层是防止室内水蒸气渗入保温层,使保温层受潮,降低保温效果。
(2)做法
隔汽层一般做法是;在找平层上刷冷底子油两道作结合层,结合层上做一毡二油或两道热沥青。
5. 屋面排水组织设计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答案】(1)内容
排水组织设计就是根据屋面形式及使用功能要求,确定屋面的排水方式及排水坡度,明确是采用有组织排水还是无组织排水。如采用有组织排水设计时,要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雨水流量、暴雨强度、降雨历时及排水分区,确定屋面排水走向;通过计算确定屋面檐沟、天沟所需要的宽度和深度,并合理地确定水落口和水落管的规格、数量和位置,最后将它们标绘在屋顶平面图上。
(2)要求
GB50015在进行屋面有组织排水设计时,除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的有关规定外,还需注意下述事项:
①划分排水区域。
②确定排水坡面的数目及排水坡度。
③确定檐沟、天沟断面尺寸及纵向坡度。
④水落管的规格及间距。
6. 地坪层的组成及各层的作用。
【答案】地坪层由面层、垫层和素土夯实层构成。根据需要还可以设各种附加构造层,如找平层、结合层、防潮层、保温层、管道敷设层等。
(1)素土夯实层
素土夯实层是地坪的基层,又称地基。素土即为不含杂质的砂质黏土,经分层夯实后,才能承受垫层传下来的地面荷载。通常是分层填300mm 厚的素土夯实成200mm 厚,使之能均匀承受荷载。
(2)垫层
垫层是承受并传递荷载给地基的结构层,垫层有刚性垫层和非刚性垫层之分。刚性垫层常用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一般采用C15混凝土,其厚度为80~100mm; 非刚性垫层,常用50ram 厚砂垫
层、80~100mm厚碎石灌衆、50~70mm厚石灰炉渣、70~120mm厚三合土(石灰、炉澄、碎石)。
①刚性垫层用于地面要求较高及薄而性脆的面层,如水磨石地面、瓷砖地面、大理石地面等。
②非刚性垫层常用于厚而不易断裂的面层,如混凝土地面、水泥制品块地面等。
③对某些室内荷载大且地基又较差的并且有保温等特殊要求的地方,或面层装修标准较高的地面,可在地基上先做非刚性垫层,再做一层刚性垫层,即复式垫层。
(3)面层
地坪面层与楼盖面层一样,是日常生活、工作、生产直接接触的地方,根据不同房间,对面层有不同的要求,面层应坚固耐磨、表面平整、光洁、易清洁、不起尘。对于居住和长时间停留的房间,要求有较好的蓄热性和弹性;浴室、厕所则要求耐潮湿、不透水;厨房、锅炉房要求地面防水、耐火;实验室则要求耐酸碱、耐腐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