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026国际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稀缺要素
【答案】稀缺要素是“充裕要素”的对称,是指一国拥有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稀缺要素的“稀缺”是相对的,它指的并不是一国所拥有的该生产要素在绝对数量上的稀缺,而是该生产要素相对于其他生产要素的稀缺。稀缺要素是以资源禀赋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的赫克歇尔一俄林定理中的重要概念。赫克歇尔一俄林定理指出:各国倾向于进口本国稀缺要素密集型的产品,一国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将因国际贸易而受损。
2. 李嘉图模型
【答案】李嘉图模型是指以各国之间相对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的贸易理论模型,最早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李嘉图模型是一个单一要素的贸易模型,劳动是惟一的生产要素,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不同国家各个产业部门之间惟一的不同之处,也是决定国际贸易的惟一因素。李嘉图模型的中心含义是:如果每个国家都专门生产并出口本国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从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那么它们之间的贸易就能为每个国家带来利益。李嘉图国际贸易模型是最简单的贸易理论模型之一,但它的两个核心含义,即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和贸易模式取决于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至今仍能得到事实的支持。
3. 私有化
【答案】私有化又称非国有化,是指政府将国有企业或由国家控制的企业全部或部分出售和承包给私人,从而限制和缩小国有企业的作用,扩大私有企业和市场的作用,同时改进其余未私有化的国有企业的经营。
4. 冲销性外汇干预
【答案】冲销性外汇干预是指一国中央银行所采取的一种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国外资产和国内资产交易,以抵消外汇交易对国内货币供给影响的外汇干预政策。例如,一国中央银行为保持汇率稳定,到外汇市场上出售了一笔价值为100万元本币的国外资产,换回同样数额的一笔本国货币。这笔货币将退出流通领域进入中央银行的保险库。这就减少了流通中的货币,即减少了国内货币供给。这时,如果中央银行购买一笔同样数额的国内资产,贝帽加了同样数额的流通中的本国货币。由此完全抵消了中央银行原先出售国外资产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5. 风险规避
【答案】投资收益的风险是影响个人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相同
时,人们不喜欢有风险的那种资产,人们的这种偏好叫做风险规避。风险规避的外币资产投资者对某一特定资产的需求除考虑预期的收益外,还会考虑资产的风险性。
6. 利率
【答案】利率又称“利息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计算则称为年利率。其计算公式是:
利息率的高低,决定着一定数量的借贷资本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利息的多少。影响利息率的因素主要有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和资本的供求关系。此外还有承诺交付货币的时间跨度以及所承担风险的程度。利息率政策是西方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政府为了干预经济,可通过变动利息率的办法来间接调节通货:在萧条时期,降低利息率,扩大货币供应,刺激经济发展;在膨胀时期,提高利息率,减少货币供应,抑制经济的恶性发展。
7. 金本位制
【答案】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广义的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狭义的金本位制仅指金币本位制。
在金本位制下,各国官方国际储备主要采取黄金的形式。金本位制的规则要求每个国家都允许黄金不受任何阻碍地自由进出口。通过这种安排,金本位制就像储备货币本位制一样,也形成了各种货币之间的固定汇率。在储备货币本位制下保持交叉汇率固定的套汇机制同样能够维护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
在金本位制下国际货币调整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当一国失去其储备并导致货币供给收缩时,其他国家将相应获得储备并且货币供给扩张。相反,储备货币本位制下的货币调整是极不对称的。各国储备的增减可能对储备发行国的货币供给毫无影响,而储备货币发行国却有能力影响本国和世界的货币供给。
8. 相对需求曲线
【答案】相对需求曲线是表示某种产品的相对价格与市场相对需求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曲线。在国际贸易理论中,为了分析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必须超越局限于一种产品的局部供求分析和局部均衡,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市场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一般均衡分析。相对需求曲线就是联系两个或两个以上市场需求状况的有效方法。产品A 的价格与产品B 的价格的比值称为产品A 对产品B 的“相对价格”,市场对产品A 的需求数量与市场对产品B 的需求数量之比称为产品A 对产品B 的“相对需求”。联系相对价格和相对需求的曲线就是“相对需求曲线”。一般而言,相对需求是相对价格的减函数。相对需求曲线和相对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该产品的均衡相对价格。
二、综合分析题
9. 一些评论家认为新兴经济体采取的固定汇率政策创造了一种道德风险。你同意这种看法吗?(提示:如果人们知道汇率每天都是变动的,借款者的行为或许会有所不同。)
【答案】道德风险来源于借款者也许会认为政府会坚守保持汇率稳定的承诺,从而会借入外国货币这一事实。这些借款者认为政府会阻止汇率变动风险出现,因而他们不愿意对汇率变动风险采取对冲操作。道德风险来自于借入者从事风险活动,并认为政府会保持汇率稳定——部分是由于政府的承诺,但是部分是为了阻止对借入外币的企业造成损害。
10.在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扩张如何影响一国的经常项目?
【答案】在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扩张导致产出增加,产出増加导致进口增加,经常项目恶化。但是在固定汇率制下经常项目恶化的程度比浮动汇率制小。因为在固定汇率制下,本币不会升值,从而不会对净出口产生挤出效应。
11.如果经济不是从充分就业的状态出发,那么永久性财政政策变动是否仍然不会对产出立即产生影响?
【答案】如果经济是从充分就业的状态出发,那么永久性财政政策变动仍然不会对产出立即产生影响,因为永久性财政政策变动使得AA 曲线和DD 曲线同时变动。
随着永久性财政扩张,DD 曲线右下移,预期本币升值使得AA 曲线左下移,由于最初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即最初不是位于长期均衡的产出水平,持续性扩张财政政策对产出影响中性的假设将不再成立。
事实上,当经济萧条时(产出低于充分就业产出),人们预期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因此随着产出y 的不断增加,由于货币供给量不变,人们预期价格水平将下降,随着长期价格水平的下降,曲线继续右下移,AA 曲线右上移。另外由于G 的继续增加,使得本国产品的相对需求増加,本币实际汇率升值,DD 曲线回调(左上移),随着7的继续増加,本国商品的相对供给量会增加,DD 曲线右移(弱化本币实际汇率升值带来的影响)。因此如果不知道最初曲线移动的程度(即最初冲击的规模),就无法确定最终的影响,但是可以确定的一
点是,如果经济最初位于非充分就业,那么永久性的财政变动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会影响产出。
12.1美元值7.5挪威克朗,但仅值1.25瑞士法郎。挪威克朗/瑞士法郎的汇率是多少?
【答案】根据题意得:7.5挪威克朗=1美元=1.25瑞士法郎。
因此,(瑞士法郎)
(挪威克朗),即汇率为6挪威克朗觸士法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