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维)(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文化要略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中国的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答案】中国的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表现为:
(l )内陆辽阔,空间巨大,为民族的生存、发展与创造提供了舞台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其东南濒临浩瀚无边的太平洋,而至西、至西南、至西北则居于亚欧大陆的中心腹地。在这样一个辽阔地域里生息的中华民族,有足够广阔的天地创造自己的文化,演绎自己的历史,它的文化创造无需借助他人的土地。这是造成中国文化亘古独立、长生不灭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文化带有内敛性和保守性的环境因素。
(2)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为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多元特点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复杂地貌和不同气候给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巨大影响,人们依据这些条件决定自身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中国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画面。
(3)山河壮丽,景色秀美,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及审美趣味产生了深刻影响
中国地域辽阔,山多水多。高山耸立,千峰竞秀; 河湖纵横,百川归海,构成一种气度非凡而又深刻隽永的山水环境。中国地名多因依山傍水而得,体现出中华民族依托山水的内在精神。
2. “三皇五帝”传达了什么样的历史信息?
【答案】“三皇五帝”是传说中的始祖,是中国历史上的传说人物。其成因可能是某一社会阶段的概括和象征,也有可能是某些氏族部落的名称或部落联盟首领的名称。“三皇五帝”传达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1)中国原始先民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转化过程:
(2)人类氏族社会由母系氏族转向父系氏族,由渔猎阶段进入农业阶段;
(3)原始时代人类的渔猎生活以及初步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情况。
总之,儒家以天、地、人为“三才”,故以三皇相配; 以金、木、水、火、土为“五行”,故以五帝相配。正是由于儒家的大力推崇,从秦汉时起,三皇五帝就被奉为神明,列入祀典,进行祭祀。
3. 地方志主要记载哪些内容? 它的重要性在哪里?
【答案】(1)地方志的主要记载内容地方志是以行政区划为记述内容的历史书,“志”即“记”的意思,取“永志不忘之意”。
它是对一个地方的记录,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所以它同时具备两种特性,一是地理的,二是历史的。一部完善和成功的地方志应是一个地区的综合性资料典籍。地方志种
类很多,全国性的称作“一统志”; 一省的地方志称作“通志”; 郡、州、府、县的地方志则分别称作“郡志”、“州志”、“府志”、“县志”,此外还有“关志”、“山志”、“寺志”、“庙志”,有的地方还有“乡志”、“村志”。
(2)地方志的重要性
①社会制度之隐微不见于正史者,往往于方志中得其梗概;
②钱袋人物不能登名于正史者,往往于方志中存其姓氏;
③遗文佚事散在某部者,赖方志然后能以地为纲有所统摄;
④方志多详物产税额物价等类事实,可以窥见经济状态之变迁;
⑤方志多详建置兴废,可以窥见文化升隆之迹;
⑥方志多详族姓之分合、门第之隆衰,往往可与其他史实互证。
4. 中国古代科学研究的特点是什么? 它对后来的科学事业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中国古代科学研究的特点
①具有强烈的实用性特点,一切学科、一切研究,都以“国家”的实用为最终目的。
②中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所记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企图在某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以带动科学事业的发展。
③从研究方法来说,中国科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
(2)影响
①中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所记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企图在某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以带动科学事业的发展。
②中国科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从整体卜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
一、简答题
1. 简述茶文化与酒文化的中国特色。
【答案】(1)茶文化
茶的发现和利用是中国人对人类文化史的一大贡献,至今仍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世界饮茶发源于中国,中国饮茶发源于四川。
①中国人的饮茶方式,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唐宋时代通行煮茶。宋元以后,改煮茶为泡茶,而且不加调料,人们尝到了茶的清香。明清以后,盛行泡茶,而且喜欢饮盖碗茶。
②茶的利用上,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两种风气:一是品评泉水,而是品茗赋诗。二者体现了中国人的饮茶特色。
③在茶的利用上,我国占代还产生了茶礼,作为男女结婚时一的媒介,即男女定亲后,男方用茶给女方送聘礼,AEI 作“下茶”; 女力接受聘礼,叫作“受茶”。古人认为“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即茶树的栽培,只能下种,不能移植,因此取其含义而以茶为聘礼。过去是“男不下茶,女不出门”。茶礼以外,还有茶话,就是一边饮茶,一边清谈,后来演变为“茶话会”,成为一种饮茶的聚会形式。而旧时城市中广泛开设的茶馆,则成为市民文化集中体现的一个场所。今日的茶座不过是茶馆的现代化发展罢了。
(2)酒文化
酒的历史比茶早。
①酒在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功能,主要是用于祭祀和饮酒为乐两项。两者的实质都是享乐,只不过祭祀用于神,饮酒用于人。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酒已是祭祀、会盟、庆祝胜利和接待来宾必不可少的用品,以共乐为目的联络感情。
②魏晋之际,饮酒成为社会政治风气的一种反映。由于当时天下动乱,凶杀不断,整个上层社会充满没落感,因此在哲学上产生了玄学和清谈,在生活上出现了腐化和放纵,狂饮大醉就是腐化和放纵的结合。还有一些人则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以醉态来忘却世态。
③酒在中国文化中的最大特色,是它与文学结缘。酒既是文学描写的对象,又是文学创作的助力。古代文人诗必饮酒,酒必赋诗,诗酒一家,诗酒不分,以此产生了无数与酒有关的诗赋作品。这方面的代表一是陶渊明,二是李白。
2. 如何看待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
【答案】对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与反改革斗争的看法:
(1)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大都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激化情况下发生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当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时候,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