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人类积累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有力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史是研究数学历史的科学,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认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并且能够使学生学习到数学家的优秀品质及为数学和科学献身的精神,因此将数学史的内容融入数学课堂已成为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本论文通过对中学数学教学的理解和认识,在研究了数学命题教学的定义,数学命题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方法的基础上,对数学史促进数学命题教学的理论依据进行了深入研究。笔者认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既要引导学生掌握命题、运用命题技巧以外,更重要的是向学生展示数学的本来面目。
对数学史融入数学命题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认为(1)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史探寻命题形成的过程,把握命题教学中的难点;(2)数学史融入数学命题教学对学生掌握数学思想以及形成数学思维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数学史应用与数学命题教学的原则的研究分为两部分:(1)教师选择数学史资料的原则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古为今用的原则、趣味性原则以及平等性原则;(2)教师应用数学史进行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应用方式为“融入式”及“螺旋式”上升的原则。此外,对如何将数学史应用于数学命题教学进行了研究,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将数学史应用于数学命题教学(1) 介绍数学家的故事的方法;(2)介绍公理定理产生的背景和历史发展过程;(3) 揭示数学史中蕴含的数学思维过程;(4)方法比较。
运用数学教学实验以及调查统计的方法,对长安大学附属中学初二(3)(4)两个平行班进行实验,利用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及应用,考察对比了“数学史融入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实验发现将数学史融入命题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有明显的帮助,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其明显的优越性,能在教学中全面开发数学史资源,形成有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能更深刻领悟数学的文化价值,以及学习数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