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844传播学综合(含新闻学概论、广告学概论)之广告学教程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认识广告客体的特点?

【答案】广告的客体,是指广告作用的对象,即接收广告信息的受众。在广告传播活动中,广告受众具有下面几个特征:

(1)多重性

多重性,是指广告受众是多重角色的扮演者。广告传播是社会传播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大众”,广告受众实际上是在参与社会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活动的过程中,进入广告传播领域的,因此,广告受众又是多种角色的扮演者。

①广告受众是消费者,是市场活动的核心。

②广告受众是社会成员,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人而存在的。

③广告受众又是媒介受众。

(2)集群性

广告受众接触广告信息,往往是以个体、家庭的形式出现,处于分散的状态。但由于受到受众个体的特性,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他们又会形成观念和行为相近或相同的群体。

(3)自主性作为广告客体的受众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十分具体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感性生命个体,他们与传播者一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创造意识、自尊心理和自己对信息作品的选择、理解和判断,并不轻易为传播者所左右或支配。广告主以广告受众的需求、喜好为指向,广告公司和广告媒介的工作成效受到广告受众的检验。因此,广告受众在广告活动中具有自主的特性。

(4)互动性

在广告传播过程中,广告受众是受作用的一方,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广告信息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不仅改变着广告受众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使他们发生趋向于企业预期的广告目标的变化; 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社会行为,甚至是他们的媒介接触心理和接触行为。因此,广告客体对媒介和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作为客体的广告受众与主体和本体之间是存在互动关系的。

2. 如何认识媒体到达率与接触频率之间的关系?

【答案】既然广告主有各种各样的目标,但同时又面临着预算的限制,所以他们常常要在到达率和接触频率之间寻求均衡。要使人们知道某一产品或品牌,就必须要求一定的到达率,也就是说,要使潜在购买者能接触到讯息。既然目标是使所有的潜在购买者知道新的产品或品牌,所

以新品牌或产品需要高到达率。

(1)接触频率是指一个人接触的媒体载具(但不一定接触媒体中的广告)的次数。大多数广告主都同意1:1的接触率是不存在的。因此,虽然你的广告可能己放入某一媒体载具中,但消费者接触到那一载具的事实并不确保你的广告己被看到。结果,媒体计划书中表示的接触频率水平高估了那一广告的实际接触率水平。为了避免这种高估,一些媒体购买者把媒体载具的到达率称为看到广告的机会,而不是它的实际接触。因此,接触数字就用于计算到达率和接触频率水平。但这种妥协不能帮助确定广告在目标受众心目中留下印象所需要达到的接触频率。广告的创作性、接收者的参与程度、噪音和许多其他干扰因素使任何要做出精确确定的企图破灭了。

(2)某一广告可能不仅仅出现在一种媒体载具上,它可能出现在多种载具上,这就导致了重复出现(即接触频率)。如果某则广告在一个电视节目上出现,一次接触的总人数成为非累计到达率。如果广告在两个节目上出现,一次接触的总人数亦称为非累计到达率。如两个节目的到达率都包括了那些两个节目都收看了的人的数量,这种重叠称为累计到达率。非累计到达率和累计到达率都是很重要的。非累计到达率表明潜在的新的接触,而累汁到达率提供了对接触频率的估计。

(3)媒体购买者一般通过数字来了解有多少潜在受众能接触到某一系列的商业广告。将某段时间的节目视听率和家庭接触节目的平均次数结合起来(接触频率)的测量常常被用来作为参考依据,成为总视听率(GRP ),而目标视听率((TRP )则指媒体购买到达的目标受众的人数及相应的次数。与GRP 不同,TRP 不包括覆盖面浪费。

3. 消费者对广告业的监督表现在哪里?

【答案】消费者对广告业的监督表现在:

(1)广告社会监督主要通过广大消费者自发成立的消费者组织,依照国家广告管理的法律、法规对广告进行日常监督,对违法广告和虚假广告向政府广告管理机关进行举报与投诉,并向政府立法机关提出立法请求与建议。其目的在于制止或限制虚假、违法广告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以维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确保广告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2)每一位能够接触到广告的社会成员,都有权对广告进行监督。广告中任何违法、虚假的成分都逃脱小了广告受众“雪亮”的眼睛。广告受众这种对广告的全方位监督,构成了广告社会监督的第一个层次,它是广告社会监督的基础。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如此庞大的广告社会监督队伍,以及他们对广告的自觉监督,那么,仅凭数量有限的各级消费者协会,无论其怎样努力工作,都无法完成对纷繁复杂、数量众多的广告的监督。正因为有广告受众对广告全方位监督这样坚实的基础,广告社会监督才得以顺利进行。

4. 如何利用社会学中“参照群体”的原理对企业、产品或品牌进行广告传播?

【答案】对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群体即为参照群体。

(1)在参照群体中,个人期望归属的群体这就是向往群体。如歌星、影星、体育明星、权威人士等,都会对消费者个体产生较大的影响。这正是名人广告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2)名人做广告代言,名人这一参照群体能够展示新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在对某些事物、

某些产品的态度和看法等方面对消费者产生影响。参照群体还会形成个人的压力,促使人们的行为趋向一致化,在产品、品牌等的实际选择上发挥作用。

(3)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要能准确判断出目标消费者的参照群体,从中还要能够发现生活在社会各个阶层的、在不同方面的观念指导者,有重点地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参照群体能发挥更大的影响。

5. 世界现代广告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案】随着媒介的成熟和壮大,专业广告公司开始兴起,标志着广告开始向现代广告过渡。近代广告向现代广告的过渡表现在三个力一面:

(1)专业广告公司的产生

1841年,伏尔尼·帕尔默在美国费城开办了第一家广告代理公司,并自称是“报纸广告代理人”,从而宣告了广告代理业的诞生。

1865年,乔治·路维尔在波士顿成立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广告代理店公司一一“广告批发代理”。这种出卖版面的业务,成为今日广告公司的前身。

1869年,美国的艾尔父子广告公司在费城成立,它具有现代广告公司的基本特征。

(2)广告新技术的应用

近代广告向现代广告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新技术在广告领域的应用。1853年,纽约的《每日论坛报》第一次采用照片为一家帽子店做广告。从此,摄影图片成了广告的重要表现手段。

1891年,可口可乐公司在投产5年后就开始用挂历做广告,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挂历广告。 1910年夏末,在巴黎举行了一次国际汽车展览会,展览会的正门是用荧光灯管装饰起来的,一年后,巴黎的一家时装店安装了第一个霓虹灯广告招牌。

(3)广告理论和广告管理的发展

1900年,美国学者略洛·盖尔在多年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了《广告心理学》一书; 1903年,美国西北大学校长、心理学家瓦尔特·狄尔·斯柯特写成了《广告学原理》一书,这些都为广告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广告已经逐渐成为一门学科。

美国的广告管理在这时也得到加强。从1911年开始,美同发动了反对虚假广告主要是药品广告的改革运动。还在I911年,制定了著名的《普令泰因克广告法草案》,它被认为是美国最早的广告法案。

6. 通过一个实例阐释应如何有效地实施国际广告策略。

【答案】国际广告策略,是指国际广告的信息传播策略。由于国际广告活动是在国际市场范围内展开的,它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以有效的策略执行并实施广告信息的传播。目前主要有两种意见,即认为在国际广告传播中应该实行一体化策略或是本土化策略。

(1)可日可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的国际广告策略实现了一体化策略和本土化策略的结合,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①一体化策略,就是以统一的广告主题和内容、统一的创意和表现,在各目标市场的国家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