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本文将公交公司提供公交信息服务引入到研究框架中,考虑公交信息对人们公交出行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对公交公司的运营和政府对公交的管制等问题展开研究,以期进一步理解公交交通乘客的出行行为,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与管制和信息的服务与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本文的创新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建立了一个乘客公交出行选择模型,考虑了公交信息服务的影响,其中计划出行与否取决于计划出行时的信息成本与随机出行的期望等待成本之间关系,在假设信息服务的质量在服从均匀分布的情况下,发现存在一个计划出行的最低服务质量,它是一个关于发车时间间隔的变量,并且,发车时间间隔越短,计划行程的人数比例则会降低。
其次,在乘客出行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单个公交企业在无管制和有管制条件下其对信息的服务、发车时间间隔、票价等方面所作的决策,比较了社会最优与垄断最优下决策的差异。在需求函数线性假设条件下,研究发现社会条件下的信息服务质量、乘车人数是完全垄断最优的两倍,具有更有效的资源配置。
再次,对社会最优与垄断最优双目标下的帕累托最优解进行了分析。根据问题的特性,采用线性加权的方法将双目标转化为单目标,并分析在各种管制条件下公交企业的决策。研究结果发现,无管制和价格管制条件下的最优决策是介于垄断最优与社会最优之间,而双目标下的收益率管制和数量管制的最优决策实质上是公交企业利润单目标最优下的收益率决策和数量决策,而且价格管制、收益率管制和数量管制的资源配置效率均优于无管制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效率。
最后,在将发车时间间隔变为外生变量,分析了两家公交企业具有共同线路时出行者计划出行其中某一家公司或者随机出行的模型,以及两家公司在无管制和有管制条件下彼此之间公交价格与信息服务质量的博弈和决策,并通过算例分析了外生变量对管制策略的影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