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912无机化学之无机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某溶液中含有

【答案】分离及鉴定过程:

, 试将它们分离并鉴定, 写出现象和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相关的反应方程式为:

(白色,

s)

(黄色,

s)

(无色,

aq)

(棕色

)

(蓝色,

s)

2. 解释碱土金属碳酸盐的热稳定性变化规律.

【答案】可以用离子极化的概念来说明

:从

中夺取

成为氧化物, 同时放出

较大, 阳离子极化力愈大,

, 值愈大, 愈容易

, 则碳酸盐稳定性愈差.

碱土金属按

第 2 页,共 49 页

的次序半径递增(电荷相同) , 极化力递减, 因此碳酸盐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3. 为什么镧系元素形成的配位化合物多半是离子型的?试讨论镧系配位化合物稳定性的规律及其原因。

【答案】

(1)

离子的外层结构皆属Xe 型8电子外壳,

外层电子结构为

, 其中内层的4f

离子与配

轨道与外部原子的扰动隔绝, 受外部影响小, 因此4f 轨道同配位体轨道相互作用很弱, 难以成键。具有更高能量的轨道(5d, 6s, 6p) 虽可参加成键, 但配位场稳定化能很小(只有1千卡) , 体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极弱, 故不易形成共价络合物,

而只能依靠离子型络合物。

(2)其所形成的配位键主要是离子型的, 键的方向性很不明显, 稳定化能也很小, 所以形成的络合物稳定性低, 可是由于镧系收缩在镧系内随中心离子对配位体的引力作用逐渐增加, 所以导致络合物的稳定性也就依次递增。

4. 应用软硬酸碱理论解释在稀AgNO3溶液中依次加入

产生沉淀、溶解交替的原因?

【答案】软硬酸碱规则:“硬亲硬, 软亲软, 软硬交界就不管”。

是软酸,

沉淀剂

强, 溶解度变小; 配位剂

是碱, 变形性依次增大, 软度也增大, 与Ag+结合稳定性增的配体场强度依次增强, 所以与

配位的稳定性依次增离子对配体的静电引力形成

强。所以在氨水中氯化银易溶, 溴化银略溶; 在硫代硫酸钠中, 溴化银易溶, 碘化银略溶; 在氰化钾中, 碘化银易溶, 硫化银略溶, 出现溶解交替。

5. 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高氯酸、高溴酸、高碘酸的酸性和它们的氧化性; (2)比较氯酸、溴酸、碘酸的酸性和它们的氧化性。 【答案】(1)

氧化性强弱顺序为(2)

的酸性进弱次序为:

三者的非轻基氧原子数相同, 都为2, 而卤素原子Cl 、Br 、I 的电负性依次减小,

所以

的酸性依次减弱。

的氧化性最强

,

次之,

最弱,

6. 试讨论, 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 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却少至3〜4位?

【答案】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取决于两个因素:①各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测量的准确性;

第 3 页,共 49 页

, 可通过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看出:

可以从下列酸性溶液中有关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看出:

②某元素的同位素丰度的测量准确性. 单核素元素只有一种同位素或只有一种同位素的丰度特别大(99%以上) 的元素(同位素丰度的不确定性对它们的原子量的准确性的影响较小) , 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十分准确, 有效数字达到的位数较多; 而对于那些几个同位素的丰度都较大的元素, 原子量的不确定性的较高, 特别是不同来源的样品中同位素丰度涨落很大的元素, 原子量的不确定性就更明显, 有效位数字就少. 7. 某金属氧化物A 的晶体放入水中生成白色沉淀B ; 再加入盐酸, 沉淀B 消失, 又得到A 的溶液。此溶液与过量的稀NaOH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 ; C 与淀D , D 可与此MnSO4和出相关反应方程式。

【答案】

相关反应方程式如下:

8. 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下列分子和离子的几何构型.

(1)

(2)

(3)

(4)

【答案】

(1)

中心价层电子对数3, 配体数和电子对数相同, S

采取

等性杂化

.

分子的几何构型为正三角形.

(2)

分子式可以写成, 配体为2个O 和一个OH , 中心价层电子对数3, N

采取

分子的几何构型为三角形.

(3)

中心价层电子对数为4, 配体数比电子对数少1个, N

采取

混合溶液反应生成土黄色沉

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A

溶液与的混合溶液反应生成紫色溶液。

E 。沉淀C 同亚锡酸钠的碱性溶液混合, 生成黑色沉淀F 。试确定各字母所代表物种的化学式, 写

等性杂化

.

不等性杂化

.

分子的几何构型为三角锥形. 杂化后, 孤对电子所在的杂化轨道有p 轨道成分, 单电子所在的杂

第 4 页,共 4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