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直到„„182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仍占世界总份额的32.9%,领先西欧核心十二国(英、法、德、意、奥、比、荷、瑞士、瑞典、挪威、丹麦、芬兰)的国民生产总值总和(12%),更遥遥领先于美国(1.8%)、日本(3.0%)。”对上述材料理解最确切的是()

A . A.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开始了工业化进程
B . B.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领先世界
C . C.工业革命对欧美经济发展的影响尚未体现
D . D.该统计数据是外国人所做,所以不可信

“领导和参与辛亥革命的力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作为原来的统治者的士绅阶层,第二是以反对满族统治为宗旨的汉族民族主义者,第三是以推行现代民主共和为己任的革命者。相对而言,第三部分即立志推进民主共和的力量是最弱的。但组建新政权的任务却恰恰落在了这最弱的一部分力量的肩上。”之所以如此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后实现了主要政治力量的大联合。 B.反对专制实行共和成为辛亥革命的旗帜。 C.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力。 D.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压倒了反满的民族革命。 《纽约时报》是一家以报道重大事件为主、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报纸。该报在近代某一时段共5个月的时间内,对中国某一事件的报道文章达500余篇;以事件相关城市为标题检索,武汉三镇、北京、南京的报道数量分别为38、50和25篇。判断该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亥革命。 湘人郭嵩焘为近代中国首位驻外使节兼驻英公使,他积极向国内介绍西方制度。1877年,副使兼驻德公使刘锡鸿指责其为汉奸,历数其罪状包括“披洋人衣”“向他国国主致敬”等。郭嵩焘返回家乡时,长沙大街上也贴有郭嵩焘“勾通洋人”的标语。郭嵩焘的遭遇折射出近代中国() A.外交努力的失败。 B.社会对汉奸保持高度警惕。 C.向西方学习道路崎岖。 D.无论海内外大家都是保守的。 某男15岁,学生,参加校运动会万米长跑后,出现泡沫尿、乏力,尿常规提示尿蛋白(+)。休息一天后尿常规正常该患者肾活检最可能的病理类型() A.新月体肾炎。 微小病变。 膜性肾病。 FSGS。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①因军事需要而设置②降低了行政效率③参与国事决策④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直到„„182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仍占世界总份额的32.9%,领先西欧核心十二国(英、法、德、意、奥、比、荷、瑞士、瑞典、挪威、丹麦、芬兰)的国民生产总值总和(12%),更遥遥领先于美国(1.8%)、日本(3.0%)。”对上述材料理解最确切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