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人郭嵩焘为近代中国首位驻外使节兼驻英公使,他积极向国内介绍西方制度。1877年,副使兼驻德公使刘锡鸿指责其为汉奸,历数其罪状包括“披洋人衣”“向他国国主致敬”等。郭嵩焘返回家乡时,长沙大街上也贴有郭嵩焘“勾通洋人”的标语。郭嵩焘的遭遇折射出近代中国() A.外交努力的失败。 B.社会对汉奸保持高度警惕。 C.向西方学习道路崎岖。 D.无论海内外大家都是保守的。
蒋廷黻著的《中国近代史》写道:“1854年,一个法国人在广州打死了一个英国人,广州的府县劝他们自行调解。”在当时环境下,广州府县的这种行为()①与世界接轨,可减少国际纠纷②缺乏司法主权观念,后患无穷③符合《南京条约》附件的规定,与中国无关④颇具智慧,有利于化解纷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直到„„182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仍占世界总份额的32.9%,领先西欧核心十二国(英、法、德、意、奥、比、荷、瑞士、瑞典、挪威、丹麦、芬兰)的国民生产总值总和(12%),更遥遥领先于美国(1.8%)、日本(3.0%)。”对上述材料理解最确切的是() A.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开始了工业化进程。 B.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领先世界。 C.工业革命对欧美经济发展的影响尚未体现。 D.该统计数据是外国人所做,所以不可信。
据《文献通考》记载:“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治兵得其道也。”下列各项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不符合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 B.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C.收回地方兵权达到“内外相制”。 D.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完全消失。
某男15岁,学生,参加校运动会万米长跑后,出现泡沫尿、乏力,尿常规提示尿蛋白(+)。休息一天后尿常规正常如该男半年后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泡沫尿,尿蛋白(+++),容量为3.2g/24h,伴眼睑浮肿,双下肿浮肿。最应该做的检查是() A.血常规+肾功能。 肾图。 肾脏MRI。 抗GBM抗体。 肾活检。
某男15岁,学生,参加校运动会万米长跑后,出现泡沫尿、乏力,尿常规提示尿蛋白(+)。休息一天后尿常规正常该患者肾活检最可能的病理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