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移民

【答案】移民是劳动力流动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指本国劳动力到别国定居,并最终成为该国居民。移民本身的利益将增加,但它给劳动力输入国和输出国带来的福利变化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劳动力输入国净福利增加,厂商获利,劳动者受损;劳动力输出国净福利降低,厂商受损,劳动者获利。但从世界范围的角度来看,移民能使世界福利总水平提高。

2. 非关税壁垒

【答案】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非关税壁垒可以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大类。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也称直接的数量限制,是由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直接限制商品的出口。这类措施有:进口配额制、许可证制、“自动”出口限制等。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是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的条例或规定,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进口押金制、最低进口限价、苛刻复杂的技术标准等。

3. 出口关税

【答案】出口关税是对本国出口货物在运出国境时征收的一种关税。由于征收出口关税会增加出口货物的成本,不利于本国货物在国际市场的竞争,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都取消了出口税。还在征收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目的是取得财政收入与调节市场供求关系。我国目前对少数货物还征收出口税。

4. 倾销

【答案】倾销是指以低于本国的售价和成本价的价格出口到国外市场上的行为。它是一种在国际上进行的价格歧视行为。价格歧视是指厂商虽然出售的是同样的产品,但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在国际贸易中,这种价格歧视行为就是通常所谓的“倾销”。

5. 入世承诺

【答案】入世承诺是指一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向世贸组织所作出关于入世以后在经济、文化、服务贸易等方面的一系列承诺。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作出的承诺主要包括降低贸易壁垒和开放服务业市场两个方面。这些承诺具体体现在中国加入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等法律文件中。

(1)在降低贸易壁垒上,中国承诺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包括关税的大幅下降和非关税壁垒的逐渐取消。

(2)在对外开放服务业方面,中国承诺电信、金融、保险等服务业采取渐进式的开放,由管制较严的“试点”或部分禁止,到可预见的逐步准入,到完全开放。

6. 总体均衡分析

【答案】总体均衡分析是指既包括商品市场上进口与出口两个部门的总体分析,也包括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两种市场的总体分析的一种均衡分析。由于各种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紧密相连的,总体均衡分析有助于把握任何一种行为和政策对整个经济的影响。

7. 公平竞争

【答案】公平竞争是指各个竞争者在同一市场条件下共同接受价值规律和优胜劣汰的作用与评判,并各自独立承担竞争的结果。公平竞争既是竞争群体利益的要求,也是国家规制竞争活动的指导思想。

8. 专业化生产与分工所得

【答案】专业化生产与分工所得是指资源在生产领域的更有效配置所得。两国进行贸易时,在新的国际价格下,各自把所有资源用于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然后两国进行交换。这种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使福利水平提高,这一部分的提高就是分工所得。

二、思考题

9. 各国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国际贸易理论又是从哪些方面加以解释的?

【答案】(1)发生国际贸易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个:

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生产的分工,也促进了商品市场的发展,各国尤其是西欧一些国家为了谋求更广阔的市场,而需要开拓海外贸易。

②欧洲国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得到提高,为实现海外贸易进一步提供可能。

③欧洲国家传播上帝福音的宗教动力、通过贸易牟利的强烈欲望、开辟新通道的迫切需要,也是产生对外贸易的重要原因。

④地理大发现成为了欧洲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现实基础。

(2)国际贸易理论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解释,其中前四种理论是从供给角度考虑,而后两种理论则是从需求角度出发考虑的:

①用技术的差异来解释贸易基础的斯密模型和李嘉图模型。该理论认为,劳动是最主要的生产投入,产品的成本由劳动生产率决定,而劳动生产率义由生产技术决定。因此,由于存在技术差异,造成产品成本的不同进而导致了贸易的产生。

②用资源的不同配置来解释贸易基础的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该理论认为,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生产中使用的要素比例和一国的要素稀缺程度不同导致产品生产的相对成本差异。而这种相对成本的差异由技术差异决定。

③用市场和生产规模的不同来解释贸易基础的规模经济贸易模型。该理论认为,由于生产规

模不同,即使要素和技术相似,各国之间也会存在生产成本的差异。

④解释成本优势动态变动的产品周期理论。该理论从产品生产技术的变化出发,强调不同要素在不同阶段的作用来解释这种贸易基础的变化。

⑤用偏好不同解释贸易模式的需求模型。该理论认为,给定相同的技术、相同的要素配置和相同的生产规模,两个国家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生产能力和成本函数,但是,这两个国家仍然可能会有不同的产品价格从而进行贸易。

⑥用收入不同解释贸易模式的林德模型。该理论认为,收入不同会造成不同的需求曲线。收入较高,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较高。如果偏好和成本相同的话,同样的产品在发达国家的绝对价格会比在发展中国家高。

10.画图说明加入关税同盟后一国福利水平反而下降了的情况。

【答案】假设世界上有A 、B 、C 三个国家,都生产某一相同产品,但三国的生产成本各不相同。现以A 国为讨论对象。如图所示,

B 、C 两国的生产成本是固定的,

本低于B 国。

表示A 国的供给曲线,表示A 国的需求曲线。假设两条直线分别表示B 、C 两国的生产成本,其中C 国成

在组成关税同盟之前,A 国对来自B 、C 两国的商品征收相同的关税假设A 国是一小国,征收关税之后,B 、C 两国的相同产品若在A 国销售,价格分别为很显然,B 国的产品价格要高于C 国,故A 国只会从C 国进口,而不会从B 国进口。假设A 国与B 国组成关税同盟,组成关税同盟后的共同对外关税假设仍为t , 即组成关税同盟后,A 国对来自B 国的进口产品不再征收关税,但对来自C 国的进口产品仍征收关税t 这样,B 国产品在A 国的销售价格现为

所以B 国取代C 国,成为A 国的供给者。

从图可知,加入关税同盟后,进口国A 国消费者剩余增加

国的净福利效应为:

其中,b+d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e 为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

低于生产者剩余减少c 。另外,原来从C 国进口的关税收入《+6现在因为改从同盟国进口而丧失。综合起来,关税同盟对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