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847经济地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分析技术创新存在空间差异的原因。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格局变化有何影响?

【答案】(1)技术创新的空间差异的原因

①技术创新是一个涉及科学、技术、组织、金融、商业等多个领域,科学研究、理论创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试制、技术定型、工业生产和销售等多个环节的复杂过程。完成这个过程需要有大量的资金和智力资源的投入,因而要求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科学文化基础。

②技术创新面临着技术开发失败、市场对新产品不予接受或市场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形成有效规模来支撑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等风险。因此,技术创新又要求有较强的承受风险的实力。

(2)技术创新对经济格局的影响

①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一旦技术创新取得成功,就会对当地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显然,技术创新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会高于其他地区。而且,技术创新对环境条件的特殊要求,导致技术创新的要素(如追求潜在超额利润的企业家、追求成功的科技人士、面临发展竞争压力的政府等)往往集中在具

备创新条件的地方,于是产生技术创新行为与过程的正向循环,技术创新在少数地方不断地强化。

②加大区域内部产生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

其他地区的技术创新存在较多的困难,技术进步比较缓慢。因此会加大区域内部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如果没有外来力量(如政府的干预,经济或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发生大的变化),这样的经济格局是不易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性变化的。

2. 试述全球汽车生产和贸易的地理特征,并分析最近几十年来的主要变化特点。

【答案】(1)汽车生产的全球变化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汽车生产的空间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①从大洲层面上分析

由20世纪60年代集中于欧洲和北美洲发展到2000年集中于欧洲、北美洲和亚洲。

②从国家层面上分析

汽车生产空间集中程度也在大幅度下降。

③从公司层面上分析

汽车生产则向少数大型跨国公司进一步集中。在汽车工业发展初期,北美和欧洲建立起数量众多的汽车生产企业,每个企业的生产规模都很小。现在这些国家的汽车市场都为少数几家企业所垄断。

(2)汽车贸易的全球化

①从汽车出口贸易看

由于主要汽车生产国之间的激烈竞争,其国家集中程度有所下降。

②从汽车进口贸易看

各国变化情况不一,有升有降。其中美国进口份额较大。

③从贸易平衡上看世界主要地区贸易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复杂的相互联系的贸易网络。 a. 西欧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地区和进口地区,总体上出口大于进口,但大体上平衡;

b. 北美是第二大贸易地区,但进口量超过出口量,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贸易赤字区域;

c. 第三大贸易区域为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区域。

3. 经济全球化中,发展中国家如何避免类似亚洲金融危机的重演?

【答案】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推进的大潮中,发展中国家只有调整政府政策,才能有效地防范亚洲金融危机的重演,具体对策思路为:

(1)对外资进行宏观控制

亚洲金融危机是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为达到争夺新兴市场的目的,而要求亚洲国家开放商品和资本市场所引发的产物。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过量的外国资本涌入这个地区,造成泡沫经济,因而相关类型国家今后对资本引进应该实行宏观控制和分阶段进行。

(2)引进外资时应该寻求建立保护本国金融市场的合理措施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要求这些国家开放金融市场、放松对资本的控制,为西方强大的金融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即为保障西方一投资商的巨大商业利益服务,而对发展中国家自身经济需求考虑较少,这就要求新兴市场国家注意制定保护本国市场和防范危机的措施。

(3)在引进外资时注意使长期资本多于短期资本

这次亚洲金融危机表明,新兴市场国家引进的短期外资越多,遭受的打击也越大,而长期资本则相对稳定。

(4)建立本国银行系统的监管制度、加强银行立法

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内因是这些国家金融系统的混乱,因而加强金融管理是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

(5)慎重参与国际金融一体化进程

日益庞大和发达的国际金融市场可能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收益,又可能产生巨大的损失。对一国而言,在金融领域对外开放过程中受外部冲击的可能性也在加大。加上金融业处于国民经济的核心地位,国家在金融对外开放中一般持谨慎态度,因而金融一体化在制度上的设计将比贸易自由化遇到更大的困难。

4. 企业空间扩张规律

【答案】企业空间扩张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

(1)接触扩散

接触扩散是指从发源地开始,向外由近及远地扩散,在空间上呈现距离衰减。接触扩张在企

业空间扩张中较为常见。尤其在各地社会经济条件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企业常常就近扩大市场,进而建立起生产机构。这种扩散在服务型的公司中表现更为典型。

(2)等级扩散

等级扩散是指沿着某种等级结构的地理区域进行,如城市等级结构,由上至下地扩散。企业等级扩张常按市场规模,首先进入最大的市场,接着进入次大市场,并以此类推。并不考虑这些市场的即离是否邻近。等级扩张是企业对环境区域差别所采取的对策。

(3)我国特殊环境下的企业空间扩张

通道扩张是指公司空间扩张是沿通道延伸。包括人际关系通道、体制通道、生产通道和距离通道。

5. 试分析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答案】生产与消费的空间分离是现代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基于经济活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本目标,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运费成本以及交通便利程度都成为影响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1)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 而站场费则一般同运输距离无关,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减少站场费和线路运行费均可起到减少运费的作用。除非改变供给地或消费地,供给地与消费地的空间距离一般很难改变,但连接供给地与消费地的交通方式可以不同。运输方式不同,运费就随之不同。以水路、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例,站场成本一般是水路高于铁路,铁路高于公路; 但就线路运行成本而言,则是公路高于铁路,铁路高于水路。

(2)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交通便捷程度主要取决于交通网的完善程度。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述。交通网的密度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也必须考虑到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交通网密度越大,交通越便利。但是,并不是交通网密度大的地方交通就一定便利,衡量交通便捷程度还要考虑到交通网的结构,即要综合考虑连结度和通达度指标。交通网络的完善程度通常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的地理可进入性。区域的绝对地理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但是随着交通条件的变化,其相对地理位置会发生变化,可达性也会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6. 如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答案】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充分利用区域内具有优势的资源和要素,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优势,同时,还要尽可能地使区域内的其他资源也得到综合利用。

(2)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