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838综合地理学之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矢量数据结构
【答案】矢量数据结构是利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这种数据组织方式能最好地逼近地理实体的空间分布特征,数据精度高,数据存储的冗余度低,便于进行地理实体的网络分析,但对于多层空间数据的叠合分析比较困难。
2. 高斯—克吕格投影
【答案】高斯—克吕格投影是一种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它是将一椭圆柱横切于地球椭球体上,该椭圆柱面与椭球体表面的切线为一经线,投影中将其称为中央经线,然后根据一定的约束条件即投影条件,将中央经线两侧规定范围内的点投影到椭圆柱面上从而得到点的高斯投影。
3. 层次分析法
【答案】层次分析法即AHP 法,是系统分析的数学工具之一,它把人的思维过程层次化、数量化,并用数学方法为分析、决策、预报或控制提供定量的依据。它把相互关联的要素按隶属关系分为若干层次,请有经验的专家对各层次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定量指标,利用数学方法综合专家意见给出各层次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权值,作为综合分析的基础。
4. 空间数据结构
【答案】空间数据结构是指适合于计算机系统存储、管理和处理的地学图形的逻辑结构,是地理实体的空间排列方式和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空间数据结构分为基于矢量的数据结构和基于栅格的数据结构两种基本类型。
二、简答题
5. 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
【答案】在GIS 中,由于空间数据代表着现实世界地理实体或现象在信息世界中的映射,因此它反映的特征同样应该包括自然界地理实体向人类传递的基本信息。因此,空间数据具有二个基本特征: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及时间特征。
(1)空间特征:空间特征是指地理现象和过程所在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几何特征,以及与相邻地理现象和过程的空间关系,包括方位关系、拓扑关系、相邻关系、相似关系等。空间位置
可以通过坐标数据来掐述,称为定位特征或定位数据; 空间关系称为拓扑特征或拓扑数据。
(2)属性特征:属性特征是指地理现象和过程所具有的专属性质,通常包括名称、数量、质量、性质等,称为属性数据。
(3)时间特征:时间特征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地理现象和过程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称为时态数据。
6. 什么是Voronoi 图,它有哪些主要特性和用途?
【答案】(1)V oronoi 图的定义
V oronoi 图是根据离散分布的己知数据点对研究区域进行划分,使得划分成的多边形覆盖整个研究区域,形成一个Voronoi 图,且每一个多边形中仅包含一个己知的数据点。
(2)V oronoi 图的特征
①所有的Voronoi 多边形都是凸多边形。
②V oronoi 多边形的顶点是相邻已知点构成的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
③所有这些外接圆的内部不包含己知点。
(3)V oronoi 图的用途
V oronoi 多边形分析常常用该已知数据点的数据来表达和分析该多边形内的所有其他数据点,
可以用于空间插值计算。
7. GIS 中的缓冲区有点、线、面的缓冲区三种。试分别举一例说明其在地学中的应用。
【答案】(1)基于点特征的缓冲区
基于点特征的缓冲区是在点特征(如地震的震源,以及独立地物等)的周围以点为圆心、按照设定的距离为半径作的圆,相互靠近的圆可以相互重叠,以此表示点特征的影响范围或服务区域,如地震波及的范围和超市服务的区域。
(2)基于线特征的缓冲区
基于点特征的缓冲区是按缓冲距离在线的两侧作平行线,在线的端点处作半圆与平行线连接成封闭的区域。相互靠近的线的缓冲区可以相互重叠,如城市道路的噪声影响范围。
(3)基于面特征的缓冲区
基于面特征的缓冲区可以在面的外部作缓冲区,也可以在面的内部作缓冲区,同样可以在内外都生成缓冲区,如青海湖盐碱度变化对附近植被的影响范围。
8. 空间数据中的几何数据是什么? 请说明它与属性数据的关系。
【答案】空间数据中的几何数据是指实体或现象的空间位置或现在所处的地理位置,一般以坐标数据表示。
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相对于时间来说,常常呈相互独立的变化,即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位置不变,但是属性类型可能己经发生变化,或者相反。因此可以不断更新属性数据来体现实体或现象的时时特征,同时也可反映实体或现象的变化规律和变化特征。而几何数据又说明了属性数据
发生的地理位置及其存在的意义。
9. 简述空间元数据及其作用。
【答案】空间元数据是指在空间数据库中用于描述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表示方法、空间参考和管理方式等特征的数据,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核心标准之一。
作用:帮助用户了解、分析数据; 空间数据的质量控制; 在数据的集成中的运用; 数据存储和功能的实现; 空间数据质量控制; 能够保证数据逻辑与科学的集成; 有足够的说明数据来源加工处理的过程、数据翻译。
10.某国卫生部欲借助GIS 技术建设“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基本要求如下:
1)实时发布疫情信息2)监测预警、预防准备3)指挥救援、分析评估4)生成统计报表。请根据基本需求,写出该项目总体设计的基本内容。
【答案】该项目总体设计的基本内容:
(1)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要解决如下问题:谁使用该系统; 新系统是做什么用的; 为什么需要具有这些功能和条件; 建立新系统所需要的资源从哪里获取; 具体的技术指标、性能要求等指标。
(2)系统A 计
系统设计包括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等。此系统的功能应该包括:与该城市己有的“卫生防疫系统”,“交通指挥系统”
(3)系统实施系统实施包括编码以及系统测试。
(4)系统运行与维护
系统运行是指系统经过调试和验收以后,交付用户使用; 系统维护是为了保证系统正常工作而采取的一切措施和实际步骤,例如数据的维护。
三、论述题
11.3s 技术对抗震减灾具有的作用?
【答案】3s 技术对抗震减灾具有的作用:
(1)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得灾区最新的高分辨率影象图,不仅可以为抗震救灾提供决策依据,还可以为灾后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2)利用GIS 系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提供地形图、地理图、行政区划图、卫星影象、专题图的输出、地理信息查询,为抗震救灾工作的部署与执行提供科学依据。
(3)GIS 技术可以通过对比分析灾害前后的相关地理空间信息进行空间分析,较准确地对灾
害损失状况进行评估与确定。另外,可以利用GIS 技术进行科学的灾后重建规划及重建方案评价。
(4)GP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空间定位数据。在灾后营救中,可以通过GPS 技术,实时定位营救人员、车辆、飞机的位置,便于合理指挥、协调工作。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