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622心理学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小学儿童概念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方面。

A. 深刻性

B. 丰富性

C. 系统性

D. 以上皆是

【答案】D

【解析】童年期儿童在概念发展上表现出如下特点:①逐步在事物的本质水平上掌握概念,在概念的深刻性和精确性上有很大的提高;②掌握的概念逐步丰富化;③掌握的概念逐步系统化。

2. 在听觉实验中,研究者为了控制噪音的影响,把实验安排在隔音室中进行。这种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 )。

A. 消除法

B. 恒定法

C. 随机法

D. 匹配法

【答案】A

【解析】排除法把额外变量直接排除,如声光实验的隔音室,暗室,双盲控制法等。

3. ( )不是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

A. 顺序原则

B. 近远原则

C. 大小原则

D. 头尾原则

【答案】A

【解析】婴儿动作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如同生理发展的指向性一样,遵循着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和大小原则,不包括顺序原则。

4. 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 )。

A. 诱因

B. 需要

C. 兴趣

D. 信念

【答案】A

【解析】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行动,使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动机产生是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能够满足需要的事物,即诱因。它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凡是个体因趋向或接受它而得到满足的诱因是正诱因;凡是个体因逃离或躲避它而得到满足的诱因是负诱因。

5. 衡量人眼对光刺激时间分辨能力的指标是( )。

A. 视敏度

B. 视速度

C. 临界闪烁频率

D. 最大闪烁频率

【答案】C

【解析】闪光增加到某一频率,人眼看到的不再是闪光,而是一种固定或连续的光,称为临界闪烁频率,是人眼对光刺激时间分辨能力的指标。因此选C 。

6. 心理学家斯普兰格形容人生为“第二次诞生”的时期是( )。

A. 青春期

B. 青年期

C. 童年期

D. 中年期

【答案】B

【解析】斯普兰格将青年期形容为“第二次诞生”,第一次是为了生存而诞生,第二次是为了生活而诞生。

7. 下列关于

A. 分布的表述,正确的是( )。 取值永远不会大于0

分布趋于正偏态

分布 B. 其均值等于其自由度 C. 随着自由度的增大,

【答案】B 【解析】分布其均值等于其自由度。

8. 通常把对解决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事物称为( )。

A. 原型

D. 多个标准正态分布变量的线性组合所得的新变量符合

B. 定势

C. 迁移

D. 变式

【答案】A

【解析】原型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特征或者特征相似的一类事物。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作用。变式是指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而形成的表现形式。

9. 如果要建立两个测验的等值关系,这两个测验须满足的前提条件是( )。

A. 信度相等

B. 长度相等

C. 效度相等

D. 测验总分的标准差相等

【答案】A

【解析】测验等值的条件为:同质性、等信度、公平性和可递推性。因此选A 。

10.“双方在共同的目标下勤勤恳恳地生活和工作”的夫妻属于( )的夫妻类型。

A. 平等合作与分工型

B. 建设型

C. 爱情型

D. —体型

【答案】B

11.下列选项中,具有等距单位的常模参照分数是( )。

A. 发展顺序量表

B. 教育商数

C.T 分数

D. 百分等级

【答案】C

【解析】以上选项中只有T 分数符合等距条件。

12.学生在掌握长方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及面积相加性原理后,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按加涅的学习分类标准,这种学习属于( )。

A. 辨别学习

B. 概念学习

C. 规则学习

D. 自我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