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956心理测量[专业硕士]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就您的经验谈谈教师自编测验存在哪些不足?改进的途径是什么?
【答案】(1)自编测验的缺陷主要有:
①教师不一定能深入研宄教材,深入调查学生;
②自编测验很难有准确稳定的合格标准;
③教师对自己的命题技术缺乏正确评价;
④各种题型使用不合理;
⑤容易出现评分误差,简单粗糙;
⑥缺乏定量分析研宄。
(2)改进的途径
①审查测验目的
教师应该认真审查自己编制测验的目的:
a. 在了解测验对象的基础上,深入了解这些对象的学习水平和特点;
b. 了解测验内容明确具体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
c. 单确定是学绩测验还不够,还应明确学绩测验的性质,教师在动手编制测验前应认真审查自己的测验目的,理清自己的思路和各种关系。
②制定测验编制计划
教师自编课堂测验也应该有一个详细的测验编制计划。编制测验既要在试卷结构上全面合理安排,又要在一个个测题上深入细致地研宄,这就要求思维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值得提醒的是对于教学目标的分类,教师应紧密结合测验实际,制定详细的分类体系,切忌生搬硬套。
③命题与组卷
a. 命题与组卷的首要问题是教师应该严格按照测验计划进行,特别是要严格按照测验双向细目表规定的教学目标编制出符合要求的试题,教师应该结合专业,学习一点心理与教育学知识,并且注意积累经验,在命题中逐步提高命题技术。教师命题还有三条要求:第一,提前;第二,超量;第三,审查。
b. 关于组卷,还应考虑试题的编排顺序。另外,教师也应过问试卷的编辑和印刷。编印的一般要求是清晰、正确、有条理,要留足学生作答空区,要注意不要把一道试题分印在两页上,影响学生解题。
2. 试析创造力的实质与表现。
【答案】(1)创造力的实质
①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造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条件,在创造力中创造思维和创造想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②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等人认为,发散思维表现于外部行为就代表个人的创造力。重视发散思维在创造能力结构中的作用,并不排斥聚合思维的作用。人们在进行创造思维时,整个过程反复交织着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创造能力包含独特性和有价值性两个基本特征。
(2)创造力的表现
吉尔福特与其同事霍夫纳尔将创造力的表现归纳为六点:
①敏感性,即容易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
②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境能顺利产生多种反应或提出多种答案。
③灵活性,即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改变定向的能力,能发挥自由联想。 ④独创性,即产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 ⑤再定义性,即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
⑥洞察性,即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清其内在含义、特性和多样性,能进行意义的变换.
3. 甲被试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测验中言语智商为102, 操作智商为110。已知两个分测验都是以100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的标准分数。假设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的信度为0.93和0.94,问:甲被试的操作智商是否显著高于言语智商?
【答案】根据题意可知,应使用两平均数之差的显著性检验,并且假设两总体正态。
(1)提出假设:
HQ :甲被试的操作智商不显著高于言语智商。
H1:甲被试的操作智商显著高于言语智商。
(2)计算相关统计量:
先求出差异标准误:
(3)确定显著性水平及临界值:
(4)做出统计决断:
接受即甲被试的操作智商不显著高于言语智商。
所以,甲被试的操作智商没有显著高于言语智商。
4. 已知某个测验的信度为0.75, 要使该测验的信度达到0.90, 必须增加多少题目?
【答案】根据公式代入数据,得:
因此,新测验的题目数应是原来测验的3倍,即为了达到所要求的信度,要增加原测验题目数的2倍。所以,要使测验的信度达到0.90, 必须増加2倍的题目。
5. 举例说明诊断测验如何实现它的诊断功能?
【答案】(1)诊断测验
诊断测验主要用来测查学生在各个具体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学习的长处和弱点,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补救措施。在对学习障碍儿童、学习缓慢儿童的鉴别评定上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⑵举例说明诊断测验如何实现它的诊断功能
例如,对于学习障碍儿童的鉴别,由专家结合心理学测量知识,确定了明确的内容范围编制出一套测量儿童学习能力的试题,并且经过预测,表明该测量的各项统计学指标都良好。经过统一标准的施测情境,施测程序,指导语等,收集儿童的测验成绩,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心理特质的分布是呈现正态分布的,所以低于三个标准差的儿童可以认为其学习有问题,至于是否存在学习障碍,还需要医学鉴定等。
6. 简述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过程。
【答案】编制心理测验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编制目的,明确测量对象,测量的心理功能是什么,以及测量的用途。
(2)编订测量计划:确定测量覆盖的内容范围,以及在每个内容点上的权重。
(3)编辑测量项目:收集测量资料,选择测量项目的形式,编写测量的项目。
(4)预测与项目分析:通过预测来估计项目的难度与区分度,以进一步筛选项目。
(5)合成测验:选择合适的项目,编排项目并编制复本。
(6)测量的标准化:包括实测内容、实测过程、测量评分和解释测量分数的标准化。
(7)鉴定测量:确定测量的信度系数和效度系数。
(8)编写测量使用说明书:说明书应包括测量目的,功能,理论依据,测量内容和方法,评分方法,信度,效度等内容。
7. 简述效度与信度的关系。
【答案】信度是指测量所测得的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稳定性越大,一致的程度越高,就意味着测评结果越可靠。效度是指测评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即测评是否测量了它要测定的东西,
是否达到它所预定的测评目标。根据真分数理论的表达式
的关系:
可以得到信度与效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