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推孟和韦克斯勒在智力测验发展过程中各有什么贡献?

【答案】(1)推孟是美国心理学家,他在智力测验方面的最重要贡献如下:

美国斯坦福大学推孟于1916年修订完成斯坦福一比内量表。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变动是推孟采用了比率智商的概念来表示智力水平的高低,从此智商一词风靡全世界。

(2)韦克斯勒也是美国心理学家,他在智力测验方面的最重要贡献如下:

①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韦克斯勒相继编制了“韦氏儿童智力量表”(1949)、“韦氏成人智力量表”(1955)和“韦氏幼儿智力量表”(1967)。

①韦克斯勒舍弃了比率智商,而用离差智商代之,从而克服了比率智商的局限。

②韦克斯勒编制的智力量表分为言语量表和操作量表两部分,不仅能够获得总体智力水平的信息,而且可以获得受测者智力优势的信息。

2. 试比较目标参照测验与常模参照测验的异同。

【答案】(1)两者的不同点

①定义不同:所谓目标参照测验,是根据某一明确界定的内容范围而缜密编制的测验,并且,被试在测验上所得结果,也是根据某一明确界定的行为标准直接进行解释的;常模是根据标准化样本的测验分数经过统计处理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参照点和单位的测验量表。常模参照测验是以常模为参照标准的测验,即将被试的得分与常模相互比较,从而确定其在被试群体中的位置。

②测量目的不同:目标参照测验关注的是个体是否达到某个特定的标准;而常模参照测验比较关注于个体在特定群体中所处的位置。

③适用范围不同:目标参照测验更多的运用于教育测验或技能培训等方面;而常模参照测验更多的适用于心理特质、人格等方面的研宄。

④用来衡量信效度的指标不同:目标参照测验用决策信度来表示信度系数,而常模参照测验用相关系数来表示信度;在目标测验中,结构效度很少涉及,但是在常模参照测验中,结构效度是重要的参考指标。

(2)两者的相同点

①在衡量指标上,难度两者都用通过率来表示,并且在内容效度的评定方面,两者也都大致相同。

②对于目标参照测验的分数解释,有时并不排除同时采用一些常模参照测验的分数解释方法。目标参照测验和常模参照测验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测验模式,但它们并非互不相容,当人们既对被

试在测验中的绝对水平感兴趣,同时又想了解被试的成绩在其所处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时,该测验便兼具了目标参照测验和常模参照测验的性质,对其测验分数,则既可以采取上述方法来解释,同时又可以采取常模参照测验的方法给出其百分等级等有关相对位置的信息。

3. 已知某个测验的信度为0.75, 要使该测验的信度达到0.90, 必须增加多少题目?

【答案】根据公式代入数据,得:

因此,新测验的题目数应是原来测验的3倍,即为了达到所要求的信度,要增加原测验题目数的2倍。所以,要使测验的信度达到0.90, 必须増加2倍的题目。

4. 不同能力水平的人在接受同一测验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测量误差?

【答案】就被试团体而言,整个团体内部水平的离散程度以及团体的平均水平都会影响测量信度,如果被试的能力水平相差很大时,此时的测量误差就会偏大。这是因为,所计算的信息估计值大都是以相关为基础的,而相关系数的大小往往取决于全体被试得分的分布情况:

(1)当被试团体异质(即团体内能力水平彼此差异大)时,全体被试的总分分布必然较广,那么分布位于两个端点的值可能相互抵消,以相关为基础计算出来的信度值必然会大。这就很有可能高估实际的信度值而产生测量误差。

(2)当团体内部水平相差不大(即能力水平差不多的被试位于同一水平)时,其得分分布必定会较窄,以相关为基础计算出来的信度值必然会小。这时又有可能低估真正的信度值而产生测量误差。

(3)此外,若团体的平均水平太高(大家都得高分)或太低(大家都得低分),同样会使测验总分的分布变窄,低估测量的真正信度而产生测量误差。

5. 我国心理与教育测量在三种应用领域还有哪些要完善或填补空白的地方?

【答案】(1)在心理咨询方面

在心理咨询方面,在有关增强自我认识和人生规划上,有关兴趣、价值观和气质等方面有一些测量工具,但是标准化工作做得少,信效度有待提高。

(2)在人事测评方面

在人事测评方面,虽然有关个人的心理特点评估量表很多,如智力测验,个性测量,专业测量等,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些测验还远远没有满足所有的工作类型,关于不同的工作之间,各项人格特点应该如何搭配,如何协调还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研宄结果,需要心理学家们的进一步努力。

(3)在教育评价方面

①有关学生品德方面的测量,虽然有情境性测验和问卷测验,但是严格来讲,对品德这种复杂的心理品质的测量都显得太简单、粗糙、片面。这些测量办法只能部分地用于评价品德。

②有关学习成绩测验方面,虽然学习成绩测验是平时用得最多,最普遍的一种工具,然而,

就我国目前的标准化程度来讲,水平也是比较低的,主观随意性比较大,对具体内容也没有开发出相应的建立了一定信效度的工具。

③在职业兴趣测量方面,国内这方面的工作正在逐步展开,在没有现成的职业兴趣测验工具之前,引进和修订国外已有的测验是一个省时省力的办法。

④在教师与管理者评价的方面,虽然有一些方法和措施,但是标准化水平还不高,也不十分系统和成熟,有待于进一步研宄。

6. 简述经典测验理论的局限性。

【答案】经典测验理论是以真实分数模式(亦即,观察分数等于真实分数与误差分数之和)为理论架构,所采用的计算公式简单明了、浅显易懂,适用于大多数的教育与心理测验资料,以及社会科学资料的分析,为目前测验学界使用与流通最广的理论依据。但其局限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典测验理论所采用的指针都是一种样本依赖的指针;即这些指针的获得会因接受测验的受试者样本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同一份试卷很难获得一致的难度、鉴别度或信度。

(2)经典测验理论以一个相同的测量标准误,作为每位受试者的测量误差指针,这种做法并没有考虑受试者能力的个别差异,对高、低能力两极端组的受试者而言,这种指针极为不合理且不准确,致使理论假设的适当性受到怀疑。

(3)经典测验理论对于非复本但功能相同的测验所测得的分数间,无法提供有意义的比较,有意义的比较仅局限于相同测验的前后测分数或复本测验分数之间。

(4)经典测验理论对信度的假设,是建立在复本测量的概念假设上,但是这种假设往往不存在于实际测验情境里。复本测量的理论假设是行不通的,从方法学逻辑观点而言,它的假设也是不合理的、矛盾的。

(5)经典测验理论忽视受试者的试题反应组型,认为原始得分相同的受试者,其能力必定一样;其实不然,即使原始得分相同的受试者,其反应组型也不见得会完全一致,因此,其能力估计值应该会有所不同。

7. 简述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过程。

【答案】编制心理测验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编制目的,明确测量对象,测量的心理功能是什么,以及测量的用途。

(2)编订测量计划:确定测量覆盖的内容范围,以及在每个内容点上的权重。

(3)编辑测量项目:收集测量资料,选择测量项目的形式,编写测量的项目。

(4)预测与项目分析:通过预测来估计项目的难度与区分度,以进一步筛选项目。

(5)合成测验:选择合适的项目,编排项目并编制复本。

(6)测量的标准化:包括实测内容、实测过程、测量评分和解释测量分数的标准化。

(7)鉴定测量:确定测量的信度系数和效度系数。

(8)编写测量使用说明书:说明书应包括测量目的,功能,理论依据,测量内容和方法,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