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4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青年实话》
【答案】《青年实话》是大革命失败后,共青团中央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办的一份报刊,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苏区中央局机关刊物,1931年7月1日在江西永丰创刊,总编辑部设在江西于都,总发行所设在福建长汀,1934年5月都迁至瑞金。陆定一、魏廷群先后任主编。初为半月刊,后改旬刊、周刊、五日刊,初为32开小册子,后为8开4版。发刊词提出:“力求文字作风的青年化大众化。”红军长征前夕停刊,现在所见最后一期为1934年9月30日出版的第113期。
2. “九台式”
【答案】1952年4月1日,全国第一座利用电话线路播出的九台县广播站建成,为当时经济贫困的农村地区发展有线广播提供了一个可资效法的模板。同年12月,中央广播事业局主持召开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充分肯定了九台县广播站的建站经验,并把这一利用电话线路建立广播站的方式称为“九台式”。会议结束后,“九台式”广播站在全国得到推广,提高了当时我国农村有线广播站的普及率。
3. “客里空”
【答案】“客里空”是苏联剧本《前线》中专门捕风捉影、编造假新闻的记者的名字,后来“客里空”被借用为“假新闻”的代名词。在解放区土改运动中,新闻宣传存在右倾偏向,针对一些失实报道,党中央及时加以纠正。1947年6月15日起,《晋绥日报》率先在报纸上展开自我批评,引发了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运动。此后,这一运动迅速扩展到整个解放区的新闻事业,掀起了中国新闻史上声势浩大的反“客里空”运动。通过反“客里空”运动,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纠正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新闻业务得到了很大改进。
4. 《工人之路特号》
【答案】《工人之路特号》是五册运动之后出版的影响最大的报刊。它的前身是《工人之路》周刊,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报,1925年5月31日创刊于广州。省港大罢工爆发后,于6月24日改出《工人之路特号》,成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省港罢工委员会的机关报,邓中夏任主编,4开4版。它出至“七·一五”政变前夕被迫停刊,现存最后一期为616期,1927年4月14日出版。它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人报刊中出版时间最久的一家日报。
二、简答题
5. 简述《救亡日报》、《抗战》三日刊等抗日救亡报刊的出版经过与宣传报道特点。
【答案】(1)《救亡日报》的出版经过与宣传报道特点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