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长江大学生态学860普通生物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行为中哪些行为属于先天性的定型行为?( )

A. 条件反射

B. 反射

C. 模仿学习

D. 印随学习

【答案】B

【解析】先天性的定型行为包括动性、趋性、固定行为和反射。ACD 三项,属于学习行为。联想性学习包括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式条件反射。习惯化和印记是比较简单的学习类型。顿悟是一种最高级的学习形式。

2. 所有生态系统都可以区分为四个组成成分,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 )。

A. 非生物环境

B. 温度

C. 空气

D. 矿质元素

【答案】A

3. 紫外线杀菌的原理是( )。

A. 破坏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结构

B. 使细胞蛋白质变性凝固

C. 破坏DNA 结构

D. 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

【答案】C

【解析】紫外线杀菌消毒的原理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破坏微生物(细菌、病毒、芽孢等病原体)机体细胞中的DNA 或RNA 的分子结构,诱发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4. 骨骼肌收缩和扩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

A. 肌原纤维

B. 肌小节

C. 细肌丝

D. 粗肌丝

【答案】B

【解析】构成骨骼肌的细胞称为肌纤维,由若干肌原纤维平行排列构成。A 项,肌原纤维是肌纤维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由粗肌丝和细肌丝组成的肌节构成的。B 项,肌小节是肌肉进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包含一个位于中间部分的暗带和两侧各1/2的明带。C 项,细肌丝即肌动蛋白丝,主要由肌动蛋白组成。D 项,粗肌丝即肌球蛋白丝。

5. 巴甫洛夫认为大脑皮质的最基本活动是信号活动(妈妈条件反射),试问下列信号中,哪一种属于第二信号( )。

A. 铃声

B. 灯光

C. 食物的气味

D.“食物”这个词

【答案】D 。

【解析】人类大脑皮层的信号活动丰富:第一信号:光、声、嗅、味、触,第一信号是具体的条件刺激信号,可以形成条件反射。第二信号:语言,文字,第一信号的信号,抽象的概括,可以形成条件反射。人类出现后,社会性劳动产生了语言,对现实加以抽象和概括,人类借助于语言表达思维,并进行抽象思维。最初只有非条件反射,在周围环境影响下,人类学习说话,模仿“妈妈”这个语言,反复刺激同时与“妈妈”的具体形象结合起来,“妈妈”的具体形象形成哺乳的第一信号,小孩听到“妈妈”这个语言就表现出哺乳时的反应,语言性的第二信号学说逐渐形成。ABC 三项,都属于具体的条件刺激信号,是第一信号。D 项,“食物”这个词代表文字, 是第二信号。

6. 细胞在分化时,( )。

A. 会丢失相当部分的遗传信息

B. 只有一种基因的表达

C. 只表达一种产物

D. 特定的部分基因同时被活化

【答案】D

【解析】细胞分化是指在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不同类型细胞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在时间和空间上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通过不同基因表达的开启或关闭,最终产生标志性蛋白质。

7. 下面哪一种腺体属于管泡状腺(既有管状腺也有泡状腺)( )。

A. 汗腺管

B. 皮脂腺泡状

C. 乳腺

D. 臭腺

【答案】C

【解析】根据腺细胞的排列形状,腺体分为:

(1)管状腺,腺体的分泌部呈细管状,如小肠的肠腺、胃底腺、子宫腺、汗腺等。

(2)泡状腺,腺体的分泌部呈球状囊泡或椭圆囊泡,如皮脂腺,臭腺(皮脂腺的特化腺体)等。

(3)管泡状腺,腺体的分泌部兼有泡状和管状,这类腺体大都具有排泄管,如唾液腺、鼻粘膜的嗅腺以及乳腺等。

8. 利用存在于脑中的从其他性质的刺激取得的经验解决当前新问题的能力称为( )。

A. 习惯化

B. 印随学习

C. 联系学习

D. 洞察学习

【答案】D

9. 在孵卵时期,卡拉鹦鹉总是打斗不赢紫鹦鹉而弃巢飞去,其原因是( )。

A. 卡拉鹦鹉个体小

B. 卡拉鹦鹉在孵卵时期体力不够

C. 已经形成卡拉鹦鹉的一种遗传机制

D. 季节变化导致食物不足

【答案】A

10.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分生组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不影响染色体复制

B. 染色体仍向赤道板集中

C. 能抑制纺锤丝形成

D. 细胞会变成多倍体

【答案】D

【解析】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分生组织,细胞会变成多倍体细胞,而非多倍体。

11.文昌鱼原肠胚的形成方式为( )。

A. 外包

B. 内转